“你是如何知晓这些的?”老子眯着眼睛,看着杨戬问道。
“大势藏真,若真用心去看,去想,并不难看明白,往往很多人看不清楚,不过就是一叶障目罢了。”杨戬的回答很简单,很直接。
青牛上的老道,听完杨戬的话后,短暂的沉默。
而他的心中,则在反复着杨戬的这番话。
好一个大势藏真。
好一个一叶障目。
这一刻里,这位圣人,再看杨戬的目光,竟然跟过去有了巨大的变化。
老道此时,方才认真的去正视杨戬,确切的来说,是去正视杨戬这一世的转世身。
圣人法眼,隔空而来。
这是,身在那首阳山的圣人本尊的法眼注视。
就在这圣人法眼下,属于杨戬这一世转世身的势,逐渐显现出来。
大势所趋。
山河聚同。
那势,此时虽然还没有达到遮天蔽日的程度,但却向着时空绵延而去,穿越人族未来的亘古,延伸向遥远的未来,在这漫长岁月中,九州之势中,竟然都可以看到杨戬这一世转世身的势。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太上圣人彻底沉默了。
而那看着杨戬的目光,再一次发生了某些细微的变化。
许久的时间后,圣人将目光从时空之中收回来,再次望向杨戬本身。
“却没想到,我道门之中,竟然出了你这等非凡的弟子,大势藏真,你所布局,虽然格局不大,却似乎比贫道所为要更管用,更实际。”圣人看着杨戬,开口说道。
跟在后面的多宝,听到太上圣人这番话的时候,只觉得,自己是幻听了。
圣人之下皆蝼蚁,身为圣人,高高在上,断然是不可能,自降身份,对一个非圣的存在说这样的话。
多宝心中疑惑的看向杨戬,心中充满了好奇,这位阐教二代弟子,究竟做了什么,竟然能够让圣人都如此失态。
“儒?浩然之道?跳出道门,另辟蹊径,以儒抗佛,这么说来,你也不看好道门。”青牛上的圣人,低声的说道。
杨戬知道,这番话虽然是从青牛背上老道口中说出来的,但实际上,却是那位身在首阳山的圣人本尊在说话。
“无论道佛,无论儒释,弟子终究是道门弟子,弟子所做一切,也都跟祖师伯一样的目的,都是为了道门,弟子在这里大胆说一句,望祖师伯莫要动怒。”杨戬说罢,再躬身。
青牛上的圣人伸手示意。
“祖师伯欲要出函谷关,化胡为佛,建立那小乘佛教,虽说是大势所趋,但西方那两位圣人,谋划千万年,又岂能没有应对的手段?佛门大兴,已成定局,道门不分人阐截,本为一家,祖师伯三思而后行。”杨戬说道。
杨戬说到这里,便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有些话,点到为止,说得多了,过犹不及。
青牛上的老道,就那么看着杨戬,没有说话。
而站在后面的多宝,看着杨戬,又看了一眼沉默不语的大师伯,这一刻里,心里头竟然感觉有些佩服这个杨戬了。
能够一眼看穿圣人布局。
还敢开口,劝说圣人,且说了以后,能够让圣人深思,这等人,难道不该敬佩吗。
或许真如大师伯所言,阐教二代弟子中,真就出了一个了不得的弟子。
不知道过了多久的时间,青牛上的老道抬起头来。
“你的意思,贫道已经明白了,你此番九州之行,不过数十载,来日,若遇到什么麻烦,可来首阳山。”老道缓声说道。
言语之间,多了几分的随和。
杨戬再躬身行礼。
老道言罢,那青牛向着函谷关关口而去。
恰逢此时,那函谷关前,有一器宇轩昂,气度高雅,且又身着官服的中年人,等候在那里。
见老子骑牛而来,这中年文官走上前去,行那跪拜大礼。
“学生尹喜,见过贤师。”
杨戬站在远处,看着这一幕,心中了然。
却说这尹喜,乃是函谷关关令,虽是文士,却酷爱修行之道,加之其天赋不俗,不过数十载,便也修炼有所成,恰逢这日,他等函谷关,观天象,却看到那东方,紫气滚滚而来,心中有所感,便在这函谷关前,苦苦等待那东来紫气。
而这,便也就是那紫气东来四个字的出处了。
太上圣人一生只收了两个弟子,一个亲传弟子玄都大法师,一个记名弟子,也就是这尹喜了。
“你与贫道有师徒之缘,今贫道便收你为记名弟子,传授你大道之法,另赐金丹法宝。”青牛上的老道看着那跪在面前的尹喜,徐徐说道。
尹喜心中狂喜,赶忙磕头拜师。
虽此时,函谷关前,往来之人无数,但是,却没有人能够看到这一幕。
肉眼凡胎,又如何能够看到圣人言行。
杨戬这转世身虽是肉眼凡胎,但这一世创儒道之学,身养浩然气,大有以文入圣之势,自不能与那凡人相论,便也就能看到这一幕。
尹喜拜师,老子传授其大道之法,又刺金丹法宝。
再之后,老子等函谷关,大手挥动间,在这凡人关隘之上,又有一座更加宏伟的关隘出现,这关隘,隐于大势之中,凡人无法窥视,便是寻常仙人,站在面前,也无法感知其存在。
在那宏伟关隘上,以道文书写三字,函谷关。
等这古函谷关出现,老子带着多宝,破门而入,消失在那函谷关之中。
自老子出函谷关后,尹喜驻留此处,以师命镇守那座古函谷关,至于年岁,为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