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教教主张角,对张轩来说是很熟悉的名字,但又是很遥远的存在,有人说张角是南华老仙的徒弟,张角一次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自称南华老仙,他把张角召唤到一个山洞,授予张角天书三卷,名曰《太平要术》,并告诉张角应向天下宣扬教义,普度众生吧。如果心生邪念,将会遭到天谴,接着便像风一样消失了。张角通过研习此书,学会了书符念咒,治病救人,并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张角凭借此能力创建了“太平道”,并作为太平教教主,
这些年天灾降临中原大地,瘟疫遍布每个角落,而当时各个地方官员都是用钱买的官,或在筹集买 官需要的钱,对平民百姓的生死根本不放在心上,根本就不对平民百姓进行救治,甚至还有还将粮食等必需品进行囤积涨价。可想而知当时的情景,平民百姓就是活在地狱都不为过。张角看到这些后便命令手下开始到处救援,借此来宣扬自己的太平教,让更多的人追随自己并且反对汉王朝。本来老百姓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再加上张角借此宣传自然老百姓对汉王朝的仇恨越来越高。张教主及其教徒在在四处广泛宣传教义,张角渐渐地就获得了神一样的地位。
可能有人会问,当时张角影响力那么大,官府朝廷难道不知道么?其实官府也好,朝廷也好,肯定有人知道张角这个人,也知道太平道的存在,至于当时的汉灵帝知不知道就不清楚了。但是可笑的是,最开始官府对张角的传播教义的行为,不但不去镇压反而报以支持的态度。因为太平教以老子的思想为核心,当时的汉王朝由于宦官专权并且打压儒家思想。所以当太平教出现之后,地方官员反而很安心,因为他们并没有越界,并不是汉王朝所打击的对象,所以就放任其生长。
在传教的过程中,张角给自己改了个号,自称太平道人。其实这也能看出,张角是有思想、有雄心的人。当时的朝廷可能除了汉灵帝自己认为天下是太平盛世之外,已经没有人觉得天下太平了,特别是卖官鬻爵、北征鲜卑失利之后。因为官员的搜刮,世家的剥削,又因为天灾等等原因,平民百姓常年活在水深火中之中,他们心中也盼望着太平,而张角就很懂得抓住人心,“太平”两个字是在民间可是很有号召力的,毕竟大家都向往太平,所以之后张角就称自己为太平道人。
张角看着自己的太平道渐渐壮大起来,他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想着能干出一番大事业。张角可不是一个有勇无谋,想什么就干什么的人,他可是为起义做了十足的准备的,张角是个读书人,也是有文化的,他总结陈胜吴广起义失败的原因,又借鉴刘邦项羽的事迹,并没有急于求成,心急永远吃不了热豆腐,他耐心的为造反做准备,于是为自己的造反做了规划。
他主要的准备无外乎这几种,一是通过借助疫情扩大宣传,为平民百姓免费治病,扩大自己的规模,招揽更多的追随者,效果也是显著的,几乎中原各地都有太平的教徒,二是对手下人进行划分,因为太平教的追随者太多了,多达有几十万人,随后张角根据各个地域的不同,划分多个阵营,并且每个阵营安排一个管事,进行层级管理,现在的人比较熟悉的叫法是渠帅,张曼成、周仓等都做过黄巾的渠帅,由渠帅对下面人进行训练,这样便于自己更好的管理,也有利于增强自己的力量;三是统一自己教徒的信仰的,让所有加入的人都相信太平道,这样会让教徒有归属感,也更加有凝聚力;四是制定了一个口号,还是那种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也非常容易传播的那种,毕竟绝大多数的平民百姓是没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所以张角感叹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制定了一句很上口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虽然这句话在此时并没有面世。最后张角还对地方官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腐蚀,毕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张角在发展壮大自己的同事,还不忘对官员的腐蚀工作,用重金拉拢官员作为自己的内应。
张角按照自己的规划一步一步进行着,又按《太平经》中“顺五行”的思维方法,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选定于甲子年甲子日三月五日举行大起义。在二月初,各方首领及信徒便已着手准备,并已经准备周全了。最后因为教徒变节告密,张角提前发动黄巾起义,中原各地揭竿而起,就此揭开了三国纷争的序幕。
真不知道,如果张角能多活个几年的话,历史会不会被改写,当然这只能存在于假设之中。
在张轩的眼里,张角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人才,此次到巨鹿城来,就是为了能见一面这位“太平教主”一面,可惜最近不在,就这样完美的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