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24章获得重用

    为了做出成绩,周延儒勒令池州府的矿山和冶炼厂开工,工人们得知消息,不回去上工,便视为自愿放弃未发的工钱。

    这让许多工人纷纷返回,并开始了工作。

    在民间的商人接手后,工人们很快就发现,他们工作的任务重了,可是待遇却被降低。

    这让一些工人大为不满,而原本一些吃空饷,被安排进来的关系户,也必须去进行生产。

    这便让他们愤怒起来,煽动工人进行对抗,而黄宗羲则毫不留情,抓捕带头之人,流放北岭,立刻就震慑住了人群。

    另外,黄宗羲将江淮矿业的衰败,归咎在工人待遇太好,占据工厂利润,才使得江淮矿业破产,并在工人中进行宣传,让他们产生负罪感,工人担心矿场再次倒闭,担心失去饭碗,便都只能接受被降低薪水和福利的现实。

    江淮矿业的整改,官府还清了债务,商人得到了矿山和冶炼厂,只有工人的待遇降低了。

    这样的结果并不完美,不过这对黄宗羲而言,是能够接受的,已经可以交差了。

    毕竟官府可以看到他的成绩,商人掌握的报纸和舆论,能够对他歌功颂德,唯有工人的声音,传递不到上面,也就影响不到他的地位。

    这次改革,他也是从实际出发,现在江南的情况与以往不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大批百姓从农村来到城市,工厂最不缺的就是工人。

    在天下统一后,中华联盟境内的第一批婴儿,已经到了十八十九的年纪,而随着他们成年,联盟内人口指数增长,拥有太多劳动力。

    现在供求关系变化,工作并不好找,所有即便被降低待遇,工人们也只能忍气吞声。

    再者这也符合经济规则,有助于提高工坊的盈利能力。

    黄宗羲在池州待了两个月,池州的矿山开采和铜铁冶炼就全面复工,并且很快就能够恢复产能。

    朝廷看不到过程,只能看见结果。

    当黄宗羲抹平了债务,并在两个月内,就让池州的铜铁冶炼,恢复到之前的水平,立时迎来了一片赞许。

    在议政院看来,黄宗羲的改革无疑是成功的,而且这也为黄宗羲获取了巨大的声望。

    黄宗羲本来想要在池州在待一段时间,干出更多成绩,可是江南的舆论,却迫不及待希望他回到内阁,主持全面改制。

    这日黄宗羲刚到码头,便见一大群官僚和商人前来迎接。

    各人都说着恭维他的话语,让黄宗羲有些飘飘然。

    这次江淮矿业改革,让不少商人看见机会,也看见了回报,都期盼着黄宗羲主持更全面的改革,好让他们也分一杯羹。

    这时黄宗羲正接受众人的吹捧,一名官员上前行礼,“黄阁部,陛下得知您回来,特意让下官前来传旨,让您入宫觐见。”

    “这肯定是陛下,要让黄阁部主持改制了!”迎接的人群中,有人兴奋道。

    开矿和冶炼都是重工业,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一般的商人玩不转。

    因此他们迫切希望,黄宗羲能够全面改制,让他们进入官府垄断的盐业、烟草、粮油等行业。

    黄宗羲闻语忙道:“还请回禀陛下,就说我立刻入宫!”

    官员回去复命,黄宗羲当即离开码头,稍作了一番准备,便来到皇宫。

    这时高欢正与陈子龙、宋献策等人说笑,谈论着江淮矿业改制的问题。

    近些年高欢花钱确实太厉害,新建铁路,远征南亚和东欧,还资助新商公司拓植殷洲。

    这些事情单个列出来,都是隋朝修大运河级别的事情,每一件都是花费巨万。

    在这几件事情中,从近期收益出发,只有远征南亚没有赔本。

    这是因为南亚被开发几千年,人口众多,经济繁荣,高欢控制南亚,就等于控制了一个超过两亿人的大市场。

    现在的南亚没有经过英国两百多年的殖民搜刮,还是相当富裕的,让中华联盟从中获得大笔财富。

    除了南亚外,其他三件事情,基本都在赔钱。

    铁路建设虽然能够带动经济发展,今后能够带来巨大的利益,可是现在是建设阶段,要获得收益还得等些年。

    东欧经济落后,作物单一,粮食只能勉强自给,并不能为乾朝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

    殷洲那边一直在打仗,交战的环境让商人望而却步,不敢去投资开发,除了金山的黄金外,也没有什么财富和物资输送回来。

    因此朝廷的财政,确实比较紧张,急需要减少负债,增加税收。

    这时高欢正交谈着,侍卫上前禀报,“陛下,黄议政到了。”

    高欢闻语微笑道:“快让黄爱卿进来。”

    不多时,黄宗羲进入大殿,给高欢行礼,“臣黄宗羲拜见陛下。”

    高欢起身上前,没有立刻去扶他,而是上下打量一眼,最后目光落在了黄宗羲的鞋子上。

    高欢不禁指着,那双已经破旧,且打了补丁的官靴,感慨道:“黄爱卿不仅是一员能臣,还是一员廉洁守法的清官啊。”

    陈子龙和宋献策顺着高欢所指,看见他那双旧鞋子,陈子龙道:“黄议政为国为民,清廉能干,可以说是百官典范!”

    一旁宋献策冷眼看了陈子龙一眼,公民党虽然得势,可是他却无需讨好公民党。

    作为开国元勋,最早跟随皇帝的文臣,除了皇帝,没人敢搞他,因此他不屑于附和。

    宋献策知道黄宗羲的底细,不过也没点破,免得得罪黄宗羲。

    “让陛下见笑了,臣刚回到南京,便听说陛下召见,匆忙之间,只换了身官袍,忘记换鞋了!”黄宗羲行礼道。

    高欢摆摆手,“看这双鞋,就知道爱卿这次辛苦了。”

    黄宗羲道:“臣不辛苦,只不过臣要处理江淮矿业的问题,就必须了解具体情况,所以臣只能把所有的矿山都跑了一遍。毕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

    “嗯,实事求是,积极调研,好啊!”高欢颔首,似乎非常满意,“爱卿这次做的很好,不过有问题的官办工坊不只是江淮矿业,爱卿要立刻行动起来,帮着他们也走出困境!”

    黄宗羲闻语大喜,知道自己得到了信任,连忙跪地行礼,激动道:“臣一定不负陛下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