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好人,但是个好皇帝?
这个观点,李世民还是第一次听说。
他自问登基以来,励精图治,一刻都不敢放松。
考虑的事情都是天下社稷和百姓安泰。
所以,他认为自己能够担的起好皇帝这三个字。
一旁的房玄龄,看着李世民这般表情变化,暗自在心中松了口气。
随后又不禁摇了摇头。
李允还真是敢说!
这个年轻人的才学谈吐和胆识,让他由衷惊叹!
“至于前面说到的,如何解决关中的粮食问题。”李允喝了口酒,兴致盎然。
“其实很简单,让他们募捐就是了。”
“这种办法不行,各地都用过很多次。”房玄龄摇了摇头说到。
“那些世家豪族,只会做做表面工作,象征性的捐个几十斤了事。”
“那是因为募捐的人不够狠!”李允嗤笑了一声说道。
“此话何解?”房玄龄疑惑道。
“如果我是发起人,那么我会设立一个碑文。”
“放在县区最显眼的地方,放二十年!”
“每一户募捐过的世家豪族,捐了多少,家族名称来历,资产情况,全部刻上去!”
“他们不是捐的少么?”
“那就公之于众,永远的刻在石碑上,展示二十年,让百姓看看!”
嘶!
太狠了!!
房玄龄倒吸凉气!
他一下子就明白了李允的意图!
他这是要让当地的百姓,去戳世家豪族的脊梁骨啊!
这些大家族,能够延续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名望!
最看重的,也是名望!
一旦真的捐了几十斤粮食,被刻在了石碑上。
那么肯定会被扣上一顶为富不仁的帽子。
多年积蓄下来的名望毁于一旦!
到了那个时候,他们肯定会成百上千倍的重新捐献,以求改变石碑上的刻字。
甚至还有可能,为了能够在石碑上面有个好的位置,他们互相争抢,大捐特捐!
这样一来,粮食的问题还真的能够解决!
房玄龄和李世民对视了一眼,两个人的眼睛都在发亮!
此法可行!!
特别是李二陛下,他现在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去召集群臣,把这件事情定下来了。
待李允说完之后,他斟酌着开口道,
“刚刚老房说的没错,我们确实认识一些长安的高官。”
“你的才华不应该埋没在这个小地方,我们帮你引荐,入朝为官如何?”
房玄龄饱含深意的看了李允一眼。
他明白,这是皇帝在给出奖励了!
以李二陛下现在这种重视的程度,李允的仕途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
李允在听到李二陛下的话后,却是摇了摇头。
“做官?”
“这不是我的志向所在。”
“况且一入朝堂,规矩太多,太不爽快了。”
“不去!”
李世民直接傻眼了!
他真没见过,现在竟然有人对入朝为官不感兴趣。
于是便给房玄龄使了个眼色。
老房心领神会。
“这年头,灾难不断,还是入朝为官稳妥一些。”
“最起码不会担心挨饿。”
“而且你放心,我们认识的那个人,是个大官!”
“有他的帮助,你的仕途必将平步青云。”
“封侯拜相,光宗殷祖,岂不美哉?”
李允丝毫不为所动。
“我家就我一个人,没什么可光的,我现在生活竟挺好。”
去做官?
李允压根就没考虑过!
做官有什么好的!
还要受到限制,每天大早起就得打卡上班,累不累啊!
现在在自家庄子,做个闲散的富家翁,难道不香吗?
穿衣吃饭都有人伺候。
不缺钱,不缺粮。
自己还能研究研究新技术。
这样的生活,悠闲又自在,岂不快活!
“还是算了,谢谢你们的好意,不过我志不在此。”
“难道你还想在这乡下,种一辈子田不成?”房玄龄一听这话,顿时急了。
“大丈夫,应该志在四海,怎么能蜗居于此?”
“种田怎么了?”李允不乐意了。
“没有粮食,拿什么开疆阔土?”
“没有粮食,拿什么让百姓安泰?”
“老房啊,你这思想有问题,民以食为生,食以粮为本。”
“这世上,没有任何事务,比粮食更重要!”
房玄龄被李允说的一愣一愣的。
这话他真没办法反驳。
农桑之事,古今都是第一等的重要。
“我只是觉得,以你的才华,不应该只是这样。”
李世民也说道,
“农桑之事,确实重要,但你年纪轻轻,见识广阔,应该去更大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你总不可能种一辈子田吧?”
李允抿了口酒,笑着说道。
“怎么不能?”
“本少爷就种地,种他娘的一个祥瑞盛世出来!”
PS:一晚上过去了,数据一点不涨啊,这是要完的节奏,作者慌的很!!
到底还有人在看吗,在看的话,在评论区吱一声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