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师傅知道自己难逃其咎,挺了一下身,高声道:“慢着,我还有事要交代!”
“什么事跟大人交代去!”
“不行,事关鲁国太夫人的寿辰,要是耽误下来,谁也逃脱不了干系!”黄师傅怒吼一声,双脚死死不动,官差们见她态度如此强硬,不由得停住脚步。
趁着这一会儿,黄师傅将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叫过来,语重心长的说:“小禾,你在绣房里做了这么久,熟知每个人的情况,此次绣屏,你要做好监工,不能出一点纰漏,务必将寿屏做到最好!”
姑娘眼含着泪水,“我都知道的,我一定会做好自己的工作,请黄师傅放心!”
黄师傅被带走的当天,江听兰就去了一趟衙门,差点跟县令吵了起来。
原来这事是有人故意举报的,对方的意图很明显,不管黄师傅有没有参与谋反,只要把黄师傅关上一段时间,拖延寿屏的进展,让锦绣庄在规定时间内交不了货就行。
“既然如此,大人能不能早点结案,把黄师傅放了?”
县令叹了口气,“这……只怕办不到,举报人是冲着黄师傅去的,倘若本官随意放人,对方定会上报到知府去,到时候知府真查出什么,别说黄师傅,本官的项上人头也难保。”
“……”江听兰很想打人,“那我能把绣房搬到牢房去吗?”
“不行!”县令脸色大变,“这寿屏是献给鲁国太夫人的,如果让黄师傅在牢房里完成寿屏,必定会有人揪住此事,给鲁国公安一个通敌叛国的罪名,到时候就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了。”
怎样都不行,江听兰几乎陷入绝境,难道这次锦绣庄真的死到临头了?
她瞪了县令一眼。
县令这张老脸挂不住,道:“事到如今,只能找个名手代替黄师傅的位置,这样,本官替你寻一位名手吧……”
坐立不安的等了五天,江听兰终于等到了县令的消息,说是太和镇上有一位刺绣高手,她为佛门刺绣的观音像惟妙惟肖。
江听兰一得到消息,就带着阿抚赶了过去。
太和镇离清河城很远,坐了两个时辰的马车,他们才看到一片村镇。
一位老农挑着干柴路过,前头的车夫问:“这里离太和镇还有多远?”
“五里地吧。”
闻言,江听兰心中一喜,对车夫说:“加快点速度,要在日落之前赶回去才行。”
“好嘞!”
车夫马鞭一扬,马车飞驰而去,经过一处石拱桥时,桥下湍急的流水声涌了进来。
忽然,几个孩子大声呼叫:“救命啊——有人落水了!”
江听兰立即叫车夫停下来,跑下去看情况。
只见水里有一个五六岁大的男孩抓着水草挣扎,岸边站着三个手足无措的小孩,吓得只会哭喊。
“我去救他们!”
阿抚抛下一句话,向岸边跑去,边跑边脱掉外衣,跳入河中向小孩游去。
江听兰也跑向岸边,焦急却不慌乱,折下一根树枝,递出去让阿抚抓着,把他们拽了上来。
救上来时,小男孩已经陷入昏迷,奄奄一息,身体被冷水冷风冻的发僵。
江听兰给他们摸了脉,舒了口气,“没有大碍,只是呛水,受了惊吓而已。”然后把他肺里的水清了些,扛上马车。
在村民的带领下,江听兰把他送回了家,村长闻讯而来,向他们表达了谢意,问:“敢问两位好人尊姓大名?来太和镇做什么?兴许我能帮上什么忙。”
江听兰介绍道:“我们是清河城锦绣庄的,此次来太和镇,是为了找一位姓沈的刺绣师傅。”
村长一听哈哈大笑,指着身后那家人道:“他是我的叔伯大哥,你们要找的人就是他的婆娘,也是你们救的那个小孩的奶奶。”
接着,一个年近花甲,相貌慈善的妇女被叫到了堂屋,看见江听兰和阿抚,道:“两位就是我孙儿的救命恩人吧,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江听兰指着阿抚道:“我只是搭了把手,要谢就谢阿抚。”
阿抚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接着,江听兰让阿抚把礼盒拿来,送给沈婆婆,并说明了这次的来意。
沈婆婆听完后兴致勃勃,但不肯与绣房的人协作,只因家传的规矩不允许他们和不同门的一起刺绣。
江听兰也理解,家传的独门绝技是不能轻易泄露出去的,可让沈婆婆独自绣寿屏的话,没个一年半载根本绣不完。
就在江听兰进退两难之时,阿抚道:“沈婆婆,您看能不能收我为徒呢?来之前我就听说了您的大名,一直很想跟您学习刺绣,提高我的绣艺,不知沈婆婆是否答应?”
江听兰没有想到阿抚竟然还会刺绣?
阿抚瞥见江听兰吃惊的眼神,微笑着点了点头,他从小身子骨弱,干不了重活,又做针线活儿的娘亲一手带大,耳濡目染学会了刺绣。
初到锦绣庄时,他是在绣房里工作的,后来掌柜见他机灵,就把他调到绣庄做活计去了。
沈婆婆本是想推掉与外人的合作,由自家人完成的,没想到阿抚会提出这个要求,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时,屋里的一个姑娘开口道:“娘,阿抚各个帅气聪明,还会刺绣,又救了小荣,你就答应他拜师的请求吧?”
这个姑娘是沈婆婆最疼爱的小女儿,张月芙,听到她这么说,沈婆婆道:“我活了大半辈子,还没收过外面的徒弟,今天也是有缘,就按这个小兄弟说的办吧。”
“师父在上,请受徒弟一拜。”
就这样,阿抚借住在太和镇的张家,跟沈婆婆和其他几个张家人共同绣一幅寿屏,作为主绣。
而张家则派出两个人,住进锦绣庄,和绣房的人配合刺绣,作为替补。
江听兰则往返清河城和太和镇,监督两边的进度,所有的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锦绣庄的人也若无其事地继续营业。
这日,锦绣庄才开门没多久,便涌进了五六个乞丐,各个衣衫褴褛,形貌脏污,但奇怪的是,他们手中握着碎银,进门便喊:
“锦绣庄里真热闹,开门便有稀客到。乞丐头回来送钱,祝你兴隆一百年。”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