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心肠歹毒, 在包拯的饼上下毒。然包拯毕竟是星君降世,历劫而来, 自有天佑。饼不慎落地, 被家中老狗叼走, 结果毒死了老狗。
李氏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声称金簪掉进枯井之中。借口井口狭小, 大人无法下去捡, 道包拯小孩子个子小可下去帮她捡。因老狗被毒死, 包拯本有些疑心李氏,不是十分愿意。不想李氏又哭又闹,骂包拯不敬嫂子。
包拯无奈只得答应下去帮她捡簪子,然等包拯下了井, 李氏这毒妇立即将石头扔进井里,想要砸死包拯, 然后盖住了井口。幸而那枯井下另有乾坤,包拯被一面铜镜带着从暗道逃出生天。
包拯回家与长嫂王氏说起此事,饶是王氏素来忠厚不愿以恶意揣度人, 也疑心这位妯娌心毒,叮嘱包拯叔侄莫要与二房往来。因两件事没有人证物证,说出来, 依李氏奸诈也不会承认, 只得暗自戒备。
小龙女得知此事, 却是因为在庐州遇到了一只小狐狸。原来包拯的饼落地, 铜镜会跑引得包拯一路追着逃出生天, 皆是这只小狐狸暗中相助。小狐狸化形时,遭遇雷击,眼看挨不住了,恰巧遇到了在山神庙避雨的包拯。
因见文曲星君庇佑,雷公电母放了小狐狸一条生路。小狐狸堪堪化形,却知恩图报,一直藏身包家村,暗中保护包拯,如此方能两度救包拯于危难。
“你这只小狐狸,小小年纪倒是知恩图报,难得!”小龙女随手取出一个灵果赐给了小狐狸,“既然如此,你就暂时留在包家村保护文曲星君吧!你为报恩而来,也不算违背了天规。待文曲星君科举后,你便可功成身退,了断这段因果,好回山修行。”
“多谢神君恩赐!”小狐狸两只小爪子捧着灵果,恭恭敬敬与小龙女行礼,然后才离开。
小狐狸走后,小龙女摸了摸小下巴,心道:这李氏歹毒,日后阳寿尽了,到了下面自有处置。如今有小狐狸报恩守在包拯左右,安全无忧。然有这包海和李氏夫妻在,总是让人不爽,多少应该给他们一点颜色瞧瞧。
小龙女是个促狭性子,要整治人也是花样百出。
李氏因两度谋害包拯不成,也疑心有什么东西护着包拯,担心被报复,夜里时常转辗难眠。这日李氏与包海早早上床,却难得沾枕即睡,端得好梦。不想睡到一半,竟觉得凉飕飕,睁眼一看帐子屋顶都不见了。
李氏大惊起身推了推身侧的包海,包海惊醒,夫妻二人四目相对,面面相觑。明明在家睡得好觉,一觉醒来,却发现两人并排躺在山野老林,恍如梦中。包海狠狠扇了自己两巴掌,才确定不是做梦。
两人只穿着中衣,连鞋子都没有,一路摸爬着下山,狼狈不堪。好不容易寻到人家却语言不通,听着似乎南蛮方言,不由大惊失色。两人身无分文,身上连件外衣都没有,跌跌撞撞走下山一双脚都磨得血淋淋,好生狼狈。
最后两人不得已折了些野草,编了两双草鞋,才略能走些。一路乞讨好不容易到了一处大些的镇子,才晓得竟然是两浙路的建州。包家村在淮南西路的庐州府,两地相距一千多里。
夫妻二人抱头痛哭,一路乞讨着要回庐州。半途包海吃不了苦,将李氏买了。李氏的年纪卖给青/楼人家都嫌年纪大,为了多要钱,包海就将她卖给了暗女昌馆。
伎女虽然都没有自由,却也分三六九等。上等清/倌红/牌老鸨不仅会培养她读书学艺,衣食住行都是精美。中等接得客人不是达官贵人,也是富豪乡绅亦或是有钱的商人。下等便是暗女昌馆接得都是没什么钱的客人,只赚几个铜钱,故此每日会多接些客人是许多老伎和容貌下等女伎的去处。
李氏没有十分的美貌,年过三十,唯有下等暗寮子才肯出钱买。当然买给富贵人家当个粗使婆子也行,不过钱少,不够路费回庐州。虽然卖去女昌馆,钱也不够回乡,总能够多撑一阵子。
李氏没想到包海如此无情,想到自己为了包海能够多分家产,几度谋害包拯,因此谩骂不止。包海本有些愧意,在李氏的辱骂中也消失殆尽了。揣着李氏那点微薄的卖身钱,包海去吃了一顿好的,买了干粮独自走上了返乡的路。
包海不知道的是自己走后,李氏就被人赎了出来。
“大人要惩治这夫妻二人,为何李氏落魄又要将她赎出来?”白秋练奉命将李氏从暗寮子买出来,心下无法理解。
“惩治李氏是因她心思歹毒,然不管什么原因将一个女人弄进那样的地方,终是不义。反正,她为恶日后自有她的恶果,我如今不过收些利息,不必赶尽杀绝。”小龙女道,“且日后包拯是要科举做官的,若被人查出来他的嫂子是暗女昌岂非脸上无光?”
凡人讲究连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可没有人管李氏是包海这个相公卖掉的。
“秋练明白了!”
“包海不用管,这李氏到底是女子,你就暗中看着,若有危险出手护一护,别让人弄死了或又卖去哪里!”小龙女交代道。
包海和李氏凄凄惨惨一路乞讨回包家村且不说,小龙女派了白秋练跟进此事,自己便不再过问。
直到数月后,白秋练回来复命,才知道这夫妻二人几乎是前后时间回到包家村。回家后于外对这数月来的遭遇闭口不谈,但村中人时常都够听到夫妻二人关起来门来吵架,甚至大打出手。
包老太爷因次子夫妻不成器,越发不爱管二房的事情了。然老太爷对包拯的心结也没有放下,还是总觉得包拯会给包家带来祸事,只到底没有前些年那么深恶痛绝,而是选择不管不问。
包山夫妻见老太爷不过问,便一心供养两个孩子进学。包山深信杨道长的话,不仅要供弟弟读书,还要寻觅名师。四处打听,终于寻到一位品德端方,满腹经纶的宁先生为先生。只宁先生性格古怪,只愿收包拯,包山无奈就将儿子包勉送去了别的学堂。
包勉虽是包山和李氏的儿子,却比父母精明些,相较而言包拯看着却有些呆。幸而包勉精明却不似二叔包海那么狠毒,虽然三叔拜得名师,自己只能去普通学堂,也不曾怨恨,叔侄二人时常同进同出,很是友爱。
过了几年,宁夫子见包拯学问扎实,便递话给包山,说可送包拯去科举了。不想包老太爷吝啬银钱,又总觉得包拯迟早惹事不肯出钱,如此压了三年。宁夫子实在见不得包老太爷这般做派,冲到包家,表示包家不肯出钱,他出钱也要送包拯去考。
这事被村里人知道,包家村的百姓想到当年那位杨道长的话,也纷纷跑去劝说包老太爷。包老太爷爱面子,见众怒难犯,这才允了包拯科举之事。包勉虽然比包拯还大几个月,学问却不如包拯好,故此包山只送了弟弟去考。
头考州试,包拯一考便是魁首,包山不胜欢喜,准备大摆宴席请宁先生。唯有老太爷左了性子,想到州试后还有省试,殿试,包山还开了宴席,一路下去怕是耗费不小,竟然不肯露面。
包家村的百姓倒是觉得这是应了当年杨道长的卦,与有荣焉,都纷纷带着贺礼道贺。有早送了孩子去学堂的沾沾自喜,有没送孩子上学的也暗暗筹划要省吃俭用,送家里的聪明孩子去读书。
待诸事停当,包山、王氏夫妻又喜气洋洋开始准备包拯省试、殿试之事。包老太爷却幽幽说了句不许多带人,免得耗费盘缠。包山原想让儿子包勉陪着弟弟一同前去,帮着打点琐事,顺便积累些经验。
包山此人至孝,又非愚孝,对于包老太爷的话,包山大多会听,但涉及底线,却不会妥协。比如包老太爷不要包拯,包山宁愿忤逆也要救弟弟回来。包老太爷不愿包拯读书,包山觉得不对,坚持要送包拯读书。
如今老太爷不喜包拯多带人,为免生事端,包山只得让包拯带了书童包兴出发,包勉却要留在家中。
包拯这厢为省试及接踵而来的殿试忙活,小龙女点了小狐狸暗中保护,自己却晃悠悠到了金陵城。话说前些年,在顺天府遇到了菊妖陶黄英,小龙女却不曾转往顺天府下的金陵城一游。这次再到顺天府,听说金陵城热闹,便转到金陵城游玩一番。
自安史之乱后,北方气运衰败,南方倒是繁华了起来。金陵城联通长江和大运河,因此得以繁华。金陵城的秦淮河夜景逐渐成为这座城市的地标,虽然还没有日后的大名鼎鼎,却已初具规模了。
小龙女喜欢热闹,听到人议论秦淮河的夜景好,便乐颠颠去凑热闹。到了秦淮河岸,才知道秦淮河的热闹与她理解的热闹不一样。来这里玩的大多是男人,而女子都是被玩的。不过对于小龙女而言,只要是玩,才不会管谁才能玩这个问题,只有她要不要玩这个选择。
粉雕玉琢的华服小女孩,白衣飘飘宛如仙女的侍婢,这样奇异的组合一出现在秦淮河畔就引来了不少视线。小龙女年岁小便罢了,白秋练容似二八少女,正是好年华,容貌又美,许多人已经蠢蠢欲动想要上前搭讪。
然瞧见白秋练腰间宝剑和小龙女又纷纷歇了心思。并非小龙女看着就是个厉害人物,只是这番打扮像极了贵人家中误入此地的“混世魔王”。白秋练虽美貌,误入这般鱼龙混杂之处却处变不惊,腰间还佩着宝剑,一看就知道不好招惹。
顺着酒菜的香味,小龙女选了一艘小画舫,带着白秋练上了画舫。画舫上有酒有菜,更有歌舞美人,不同的画舫所长亦不同。小龙女选的这艘画舫酒菜极好,歌舞却平平。不过有白秋练这个近随在,这秦淮河上大部分姑娘就已经被压了下去。
画舫的主人只看钱,可不管客人什么身份。他们在这秦淮河上讨生活,自有一番行事准则。小龙女上船,他便只当哪家贵人起了好奇心,叮嘱厨子拿出全身本事置办一桌好酒好菜,安排了正经的歌舞。
对于女眷和小孩子,歌舞定然没有酒菜吸引人,且他的船本以善治河鲜闻名,心思自然也放在了酒菜上。果然船上的歌曲虽比不得旁家,但小龙女对酒菜很满意,并没有不悦之色。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