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的明军听着。尔等跑不了啦,只要放下刀枪就地投降,我家将军可以饶尔等一命。”
山高路险,鞑子也做不到人手一支火把追击途中也有三三两两的战兵失足滑入山谷非死即伤,战兵死一个少一个鞑子偏将不断揪心着,眼看大队明军一点儿也没有落下最后只得使出攻心计,令几个大嗓门二鞑子高声呼喊。
“你们停止追赶保证不赶尽杀绝俺们就歇口气考虑考虑。”
没想到过了一会前方还真传来了回话,娘的,停止追赶不就被南蛮子给溜掉了,鞑子也不是好糊弄的,见对方有些意动脚步不停继续吆喝,这会儿双方为了减少十足都有意放慢了步伐,一前一后不紧不慢赶路。
等到天色蒙蒙亮,高一功下令儿郎们坐下歇息,大伙纷纷掏出干粮和水壶进食,后面的鞑子见状也停下来喘口气,还派了一个二鞑子上前与明军交涉,保证给带队将领加官进爵继续带兵云云。
高一功为了继续迷惑鞑子没有一口回绝,只是说麾下人马来自好几个营头一时半会自己也无法做主,请对方给点时间让大伙商议一下。
天亮了,高一功手里还有一张底牌并不惧怕追兵,不过明军想要突出重围必须往东横穿代县到雁门关的官道,进入东部山区与李来亨以及撤退大军汇合。
在济尔哈朗的大军赶到之前高一功令亲卫营把一部份辎重藏在了东北方七八十里开外的山里,由于代县的粮秣本就不足因而在西北方山区并没有埋藏,只有各人出城前随身携带的应急干粮。
不过鞑子的夜间值守人马根本就不会准备干粮和水,出营厮杀前鞑子把一些不必要的装备留在了营内,这会儿他们看到前方的逃兵坐下来吃喝,这才发觉自己的嘴巴渴得厉害。
山下倒是有溪流,不过鞑子偏将有些狡猾,这厮不敢让战兵们一窝蜂跑下去喝水,下令总旗队轮番爬下去,喝完一批再换一批,还在前方布下拦截防止明军暴起突袭。
熬夜值守本就是苦差事,奋勇追杀加上赶山路就是铁人也吃不消,更麻烦的是鞑子都没有携带干粮,只有部分战兵手里有少许补充体力的肉干,这根本不够吃。
高一功守了五天就果断撤离,还真打了鞑子一个措手不及。
明军摆出死守代县的架势,令得留守的鞑子主将只安排了常规的警戒和值守战兵,毕竟激烈的战事才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两军在城池内外对峙拼消耗,有经验的军将可以判断城内的粮秣状况,因此不会让半数战兵整夜候着干等,要不然民军哪能这般容易逃出来。
前面的明军哨探在树丛后严密监视鞑子的动静,等半数的鞑子喝过水高一功下令全体立刻出发,鞑子见上当只得起身追赶,只留下刚跑到山谷的那队人马。
鞑子没有干粮也敢在崇山峻岭之间与明军兜圈?
当然不是,此地距离代县到雁门关的官道也就四五里地,虽说翻山越岭并不好走不过一两个时辰总走得出去,鞑子只要上了官道就能遇上巡游的哨骑得到补给。
高一功之前也是没办法,黑灯瞎火的只能沿着猎户、药农踩出的小径前进不敢乱走,他当然明白鞑子打得什么注意,因此翻过山头后令全体转向西北方,约摸宁武关和朔州的交界处进发。
日头升起后方位更好辨认,没了失足跌落山谷的倒霉蛋鞑子的士气还不错,鞑子偏将见明军转向稍觉诧异但他不动声色依旧令儿郎们紧追不舍。
两支队伍眼下处于代县、宁武关和朔州三角地区的崇山峻岭之中,走了半个时辰后完全看不到人类的痕迹,除了山岭峡谷就是满目的岩壁,肚子开始咕噜噜响的鞑子有些不淡定了。
“主子。南蛮子会不会直接往朔州那边奔逃?”
“那又如何?”
“主子。这般翻山越岭过去至少得两三天功夫,大营援兵至少落后俺们半天功夫,要是前面的南蛮子走到半路反身接战,儿郎们饿着肚子恐怕会吃大亏。”
“朔州还在朝廷手里,明军仓皇出逃也只是带了两三天的随身干粮,若去了朔州那是自投罗网。”
“主子是说…………”
“蠢猪。往西逃窜明军根本得不到补给,他们如此只是想甩开追兵,真正的目的还是东进五台山与东逃的南蛮子本部汇合。”
“主子高见。”
鞑子偏将在属下面前神色冷峻指挥若定,其实内心与普通战兵一般忐忑不安,这厮也怕前方的队伍在翻越山岭时突然布下埋伏与自己决战,虽说对方大都是民军战斗力薄弱毕竟人多,占据了有利地形居高临下扔石块,本部没有携带盾牌一旦中招非死即伤啊。
“停。”
又跟了半个时辰鞑子偏将见前面的明军没有半点掉头的意思只得下令停下,又让几个善于攀爬的战兵爬上山岭监视明军的动向,本部就在峡谷中待命。
高一功见鞑子不再追赶终于松了一口气,让儿郎们放慢步子继续赶路,一千多人花了一个多时辰绕过两座山头,随即掉头往东赶路。
相比高一功的西路军李来亨那边压力要大一些。
鞑子的东大营是最先出营追上来的,李来亨率领的五百余战兵为了掩护北面的大军尽快脱离与鞑子的接触不得不在半路上拦截追兵。
最先追过来的一百鞑子值守人马在山脚下就被他们击退了,随着鞑子东大营的人马源源不断追上来,刚刚与本部断后战兵汇合的李来亨部只得利用地理分段拦截、步步阻敌。
好在东撤的民军大都来自滹沱河东段的两岸,队伍里有的是熟悉当地地形的乡民,比较容易通过的山区、险峻的隘口,只要李来亨有需要他们就能带你过去。
在隘口留下少数精锐阻击鞑子,由于明军的骑弓远不是鞑子步弓的敌手,为了减少伤亡隘口阻击战往往打一会就得放弃,好在阻击的地段不少鞑子无法冲上来混战,前方大部队秩序还算稳定
等到天亮后,队伍一路北进不断有家在附近的人员离队躲开,这是出城前就商议好的,除了降兵以及少数决定加入明军跟随转辗回南方的青壮,其余人员全部撤回家乡。
事实上,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逃回党守素那儿,高一功和李来亨根本没能力养活这么多人。
李来亨明白身后的鞑子这会儿死死盯着大部队顾不上逃散的散兵游勇,因此鼓励那些沾亲带故的乡民带着同伴一同离开,上山时臃肿的队伍在不知不觉中清减下来。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