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清穿之四爷皇妃最新章节!四爷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想将兰琴紧紧地搂在怀里,然后告诉她,不用为这些担心,只用每天戴着漂亮首饰,吃着山珍海味,照顾好自己,就可以了。
“爷,妾身听到你的肚子的响声了,饿了吧?咱们让他们摆膳进来,好不好?”兰琴窝在四爷的怀里道。
四爷仍旧保持着拥抱兰琴的姿势没有变,又过了半晌道:“不要典押那些首饰。布料子上没有打上内务府的印记的,可以卖掉,反正你的衣服太多了,穿都穿不过来。剩下还差多少银子,来与爷说。爷给你。不过,爷要与你约法三章:第一,不准你亲自抛头露面,全全让一个可靠的人帮你料理店里的事情;第二,以后再不准心生变卖首饰的念头;第三,不准在瞒着爷,遇到什么问题,马上告诉爷。”
兰琴还以为是什么,听到四爷这般说,扑哧一笑,然后看着四爷点点头。
待下人们进来将膳桌摆好了,牛宝泉也早就做好了菜肴,正等着上膳呢。
这一晚,四爷留在了兰琴这里,极尽缠绵。年氏知道四爷又去了南小院,越发觉得非要对付兰琴不可了。于是,她迫不及待地令红翘赶快回到了富察氏身边,并开始唆使富察氏对付兰琴。富察氏自然是恨毒了兰琴将自己的助孕汤换了的事情,她已经开始在想法子对付了,只是一时没想到好的法子而已。
兰琴并不知道自己又成了那些女人们心中的“公敌”,她只忙着筹备扩张分店的事情。四爷居然给了她五万两银票,再加上自己库存的那些名贵布料子,一下子全部卖了出去,居然也买了六七千两银子呢。兰琴一下子觉得自己变成了富婆,手里有了五六万的银子可以自由使用,顿时雄心大涨,决定大干一场。
她首先挑了一个日子,带上自己的两个丫鬟,孩子一个都没带,就回了娘家。
凌柱不在府里头,是还没有回来。石氏来迎接的兰琴,安佳氏的腿虽然好了,但是石氏不怎么让她走动,还是养在屋子里。
“嫂嫂,额娘多亏你照料了。先去看看额娘!”兰琴道。
“照顾额娘是我的分内事,哪里用得着侧福晋说声谢了。”石氏对兰琴很恭敬,她觉得这个小姑子是个有大福气的,可不比其他人。
“嫂嫂,如今,咱们那些弟弟们都有哪几个,多大年纪了?”兰琴一边走,一边问道。
“家里还有三个呢。杨氏所出的大儿子到现在都没什么正经差事,光混在家里,娶了妻,阿玛给他们劈了一处独院住,尽闹腾。哎,真是家门不幸。马氏和刘氏所出的儿子,一个今年十六了,一个才十三岁。哎,又都到了议亲的年纪,可是把阿玛愁得头发都白了。”石氏道。
兰琴心里狠狠将凌柱唾弃了一番,自己生的娃,自己管不了!一个大家族就是这般被繁多的子嗣拖垮了!
安佳氏看起来好了很多,看见兰琴回来,高兴得一直拉着她说话!
兰琴也不想瞒着安佳氏,隐约把自己的意思跟她说了。安佳氏和石氏是最不想去管的,可是又没法子,只好这么过着。
“兰琴,你走不知道他们都是些什么脾气,若是弄到你那个什么店里,不好好给你做事,尽给你添堵呢!”安佳氏道。
石氏倒真希望兰琴能给她的那些小叔子找到差事,免得就这样****在家里吃闲饭。如今安佳氏已经不管家了,家里的管家权基本上都交给了石氏。如今,她就管着一大家子的衣食住行。那些妾侍以及她们所生的子嗣如何,她一清二楚。可是她到底是小辈,有些事情不好去与凌柱说。比如杨氏的大儿子求贵,如今都自己快而立之年了,还整天没喝正经差事,就吃着闲饭。这还不算,他不仅好吃懒做,还及其好色,娶了妻的人了,还对那些丫鬟们不干不净。前不久,他将屋子里的一个丫鬟给办了,结果那丫鬟想不通,上了吊。丫鬟家里人来闹,要求贵陪两千银子,否则就去告官。凌柱得知后,大怒,将求贵绑起来大打了一通。可是他打过后,还是要为他擦屁股,又不想他吃官司,只好答应赔银子了事。
“唉。真是冤孽!好好的一个丫头,被他糟蹋了,寻了死。连累你阿玛还得为他出银子!”安佳氏说到这里,叹息道。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兰琴大吃一惊,自己居然一点信都没听说。
“告诉你做什么!就是年后的事情。你阿玛气得差点背过去!”安佳氏道。
石氏见安佳氏脸色不好,立刻道:“额娘,小姑好不容易回,您不要跟她说这些事情!”
“不要,嫂子,家里这些事情不要瞒着我!还有什么?”兰琴皱眉道。
安佳氏叹息一口,朝着石氏点点头,示意她来说。
“小姑,我们想分家,可是阿玛不肯!额娘为了这件事跟阿玛闹腾了!”石氏道。
“我就是气不过,老了老了,还得跟他养他的那些庶出的子孙,简直没完没了!”安佳氏脸色铁青地说道。
兰琴心里倒不计较庶出嫡出,只是她见不得那些养得脑满肥肠,却不知道自己出去打拼的贵族子弟,最终都是蛀虫一般,将一棵参天大树蛀空了。
“额娘!我支持你!分家!”兰琴道。
石氏与安佳氏一喜,有了兰琴的支持,凌柱的态度说不定可以软下来!必经,有了上次那件事,凌柱知道都是靠了兰琴的关系,四爷才那样帮忙!要不然,自己一个四品官,只怕保不住了!
“琴儿,你若是支持。你阿玛就同意了一大半!”安佳氏道。
“只是额娘,咱们也不能不给他们活路,得给他们活路,如果他们自己不想好好活,那就不管我们的事情了!到时候,阿玛也不会怪你!”兰琴道。
“小姑子说得对!”石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