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94章 中统钞

    1263年,2月15日,惊蛰26日,中央市。

    季国风有意参选下届首席管委的消息,成为这段时间来东海政治界最大的重磅炸弹,超越了赵昀的驾崩、烈焰级的出航和金融改革,快速地在股东圈子中传播起来,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一般的股东似乎已经接受了史若云将顺理连任的事实,对现在突然发生的变故赶到头晕目眩。而更有政治敏感性的人则开始了活动,不同派系暗中串联,试图评估此事的影响并试图从中获取利益,甚至连一些高级劳工和外部合作者也知晓了此事,或多或少地开始了政治投机。

    不过这场风波的核心人物,季国风,却一副浑然不知的样子,依然照常在金口市参与五龙河大铁厂的工作,两耳不闻窗外事,直到今天,才悠悠然到了中央市。不过他却并不是来与其他人碰面的,而只是单纯的路过。他现在的主要职衔还是莱芜特派专员,负责莱芜地区的开发工作,这段时间只是回家休假陪老婆孩子,现在假期用完了当然就该回去上班了,然后走着走着就到了中央市了,然后顺便去大院里看看。

    “一直到诸城,都问题不大,莒州段问题其实也不大,但穿山到莱芜就难了。”

    说话的是陆平,今天他被季国风撞到,于是两人便开始讨论起了修建一条铁路通到莱芜的可行性。

    经过几个月的开发,莱芜的钢铁产业建设开始踏上了正轨,然而运输仍然是最大的问题。现在从莱芜到本土的路线有三条,一是往北走淄水经海到达北岸,二是走汶水向西入南清河一路出海到本土,三是向东北走沂水入淮或经陆路至海州入海。三条路线都不太理想,要么过长,要么复杂,要么沿途不在自己手里,所以季国风一直在力图开辟新的运输路线。现在备选方案主要有两条,一是打通沂州-海州间的运河,形成一条直通海的水路,二是直接修一条铁路通向本土,虽然现在没有蒸汽火车头,但就算用畜力牵引,成本或许也是可接受的。

    季国风对着墙上的地图一划,说道:“不用一直修到莱芜,能修到沂水边上就可以了,出山段走水运。说到底,铁路本身倒不算大问题,可沿途几条大河要修上足够坚固的铁路桥,那就不容易了……”

    “每公里修建成本一万贯,到沂州一百六十公里那就是一百六十万贯,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啊。”

    突然一个声音打断了他们的对话,两人转头一看,原来是最近在金融改革中大出风头的周弘文。

    季国风眉头一皱,说道:“成本高,但是收益也高。一条铁路修过去,铁矿可以运回来,沿途的商业也可以活跃起来,我们也可以加强对西南的控制,军事调动也更方便,花这笔钱,完全值啊!

    周弘文笑道:“确实如此。但若我们拿不出这笔钱,那么不就享受不到以后的收益了?我这里倒有一个办法,能够帮助两位修建成百上千公里的铁路。”

    季国风知道他要说什么,抢先说道:“是贷款对吧?发行点债券,许诺个5%的利息,反正是能赚回来的,这好办,我知道。但是你也要知道,贷款能不能办成此事,还要取决于我们有没有那么多钢轨可用,若是钢产量不够,就是变出再多的钱来也没法把这铁路给修起来啊!”

    周弘文难得被呛卡壳了一下,想想好像没什么能反驳的,于是顺着他的话说道:“确实,钢产量不够是最大的问题,但是莱芜不是有钢吗?只是难以运出来而已。所以问题就又回来了,先募集一笔钱把铁路修好,之后不就有更高的钢产量了?”

    季国风笑了一下,说道:“你这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吗?我不否认金融的重要性,但是金融体系能募集到钱,到底是因为金融体系的存在还是因为它背后的实体呢?我们刚打完一场战争,但并不意味着这就高枕无忧了,做起事来还是要踏踏实实的才好。”

    说完,他便要转身离开,继续踏上前往莱芜的行程。

    “且慢!”周弘文掏出了一张绘有图案的大纸,拦住了季国风,“季专员,我们的战争尚未结束呢。”

    ……

    史若云的办公室中,史若云、季国风、周弘文还有过来看热闹的陆平围坐在茶几前,季国风拿起刚才周弘文展示的那张纸,疑惑地问道:“中统钞?你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张蒙古朝廷发行的纸币,纸质不知道是什么,还算厚实,长度和后世百元大钞相当,但几乎有两倍的宽度。抬头六个大字“中统元宝交钞”,下面还印着几行篆字和蒙文,正中四个醒目大字“一贯文省”,正下方写着一些发行机构的信息,周边印着繁杂的蓝黑色花纹,正中盖着一方红色大印。以这个时代的标准来看,印制得还是颇为精良的。

    周弘文在钞上点了点,说道:“这是老王,王文统的杰作,我找商人还有文化部了解过一下中统钞的相关事迹,不得不说,这东西很了不起。甚至可以说,它是我们下阶段面对的最大的敌人。”

    季国风感觉他太浮夸了点,摇头说道:“一张纸钞而已,有这么吓人吗?南宋的会子不是到处都是?而且,细节虽然不太清楚,但是据我所知,后世元朝的灭亡,就跟滥发纸钞有很大关系吧?”

    周弘文点点头,又摇摇头,说道:“元朝最后确实因它而亡,但元朝的兴起,纸钞也是功不可没。季专员,难道你就没怀疑过这样一个事实,元朝到底是怎么灭掉宋朝的?”

    季国风一愣,这不是常识吗?“他们不是拿下襄阳之后,走水路才赢的?”

    周弘文摇头道:“但之前还扛了十多年呢。元灭南宋,并不是像金灭北宋那样,通过几场漂亮的战役,迅速把政权给打垮的,而是通过旷日持久的总体战,最终才打赢南宋的。但是,凭什么?南宋有几千万人口和相当丰厚的税收,若是正面打不过也就罢了,耗起来总该有优势了吧?但就是耗,也没耗过元朝。而元朝哪来的持久战实力?在原时空,忽必烈刚登基那会儿,财政也是困难得要死,而蒙古人的行政能力更是低得可怜,连税都收不上多少只能借高利贷。那么他们是从哪获得足够的财力组织一场对南宋的全面战争的?”

    季国风看看他,又看看桌上的中统钞,恍然大悟道:“你是说,它?”

    周弘文点头道:“正是!元朝虽然税收能力弱,但是通过发行钞票,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取财政收入,从而有力地支撑了他们的军事行动,最终得以灭掉南宋!可以说,灭掉南宋的,不是什么阿术、张弘范、回回砲,而是这张破纸!”

    季国风陷入了沉思,而一旁的陆平则惊讶得忍不住发问了:“但是为什么!为什么他们就可以随便印钞票?南宋同样也有会子,怎么就不行?”

    周弘文拿起两个杯子,一个空,一个倒满了茶,指着空的那个说道:“呃,二位之前都看过内参了吧?不管立场如何,对于其中一些道理都是认同的吧。我是说,经济的繁荣是需要足够的货币的,货币不足便会抑制经济,超出了经济的需求才会通胀。当时元朝就是这么个情况,北方经过几十年的稳定后,经济已经渐渐恢复了过来,而且由于人口少、人均耕地多、剩余物资也多,所以经济其实是有相当潜力的,只是被货币的匮乏所限制而发展不起来。而中统钞的发行,则正好迎合了市场的货币需求,这个需求的缺口非常大,所以,在完全满足之前,就可以一直发行,给元朝源源不断地输送铸币红利。对于南宋来说,同样有这个机遇期,当初孝宗朝的繁荣就是受益于此,但上百年下来,货币需求早就饱和都开始贬值了,所以后来的理宗度宗就根本享受不到这个红利了。”

    陆平也明白过来了:“原来如此!元朝就是趁着这个机遇期,调动了大批资源,一举灭掉了南宋!然后等他们完成统一之后,这个机遇期也过去了,再无止境的印钞,便开始摧毁经济,最终也导致了他们的灭亡!”

    周弘文把手一拍,竖起大拇指说道:“正是如此!”

    史若云感叹地插了一句:“这忽必烈运气真是够好,难不成他真是位面之子吗?”

    周弘文把刚才那杯茶喝掉,说道:“其实,这机遇期也不是凭空变出来的。中统钞能发行成功,是因为最初王文统主持发行的时候,以银为本位,实行了敞开兑换的策略,成功建立了信誉,所以后来元朝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发钞。而王文统的成功也不是偶然的,若是迟了百年放到钞法败坏的时候,那他折腾起来得多费好几倍的力气,但是现在有南宋会子的例子在前,人们已经广泛地接受了‘纸可以当钱用’这个事实,所以他的中统钞才能轻松建立信誉。这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啊。”

    季国风摇摇头,笑道:“南宋倒是把纸币的信誉给建立起来了,但最后全给别人做嫁衣了。”

    周弘文眼中闪着精光:“是啊,所以,这个时空,我们不能再让这样的事情上演。宋朝历经百年做出来的货币嫁衣,不能让蒙元拿去,而是要由我们夺过来。这是一场战争,货币的战争!”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