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1年,2月13日,春分,东海市。
胜利公社东侧一条新修成的大路上,两辆马车平稳地从北边驶来,然后减速向东,行驶到了一座崭新的红砖大院中。
大院门口挂着一个竖排的用宋体字写成的木牌,上书“东海市第五小学”。
第二辆马车拐了个弯,停在路边的树下,六个近卫兵从车上跳了下来,向周围散开警戒。
第一辆马车停在了院门口,马夫跳下车,刚想去把大门叫开,车上的张正义连忙将他喊住,说道:“你停在一边就行了,我们自己进去。”然后下了车,顺手把张建国扶了下来。
张建国下来之后,后勤部的郑绍明也跟着跳了下来。
郑绍明此人说来也颇为传奇,他穿越前的工作和后勤部几乎没有关联,是个编剧,穿越之初能干的不多,一直在各处打杂。
或许是天赋吧,偶然有一次他拿起针线开始尝试缝补衣服,很快就展现出了完全不同于新手的娴熟,被卫生后勤部王大妈发掘了出来,从此转职做了裁缝,并且越做越好,在商社里也打出了名气。后勤部独立建部之后,很快他就被方迎波发掘了出来,在东海纺织业中成长为了独当一面的大牛。后勤部去年在中央市北边沿河区域设立了一个“市北工业区”,郑绍明就被派去了成为那里的负责人。
或许是为了抵抗纺织业的阴柔之气,郑绍明特意留了一脸络腮胡子,平日也注重健身,养出了一身好肌肉。今天他被张建国喊过来,主要是要他考察一下,看看能不能给小学生们设计一套校服。
一个近卫兵前去叫醒了趴在传达室桌上的门卫,出示了证件,立刻把这个老头吓得够呛,差点大喊大叫起来。张正义止住了他,让他开了侧门,然后三人走进了校园中。老门卫站在门口,不知是该退回传达室里还是该跟上前去。
这所小学和其他东海小学结构类似,三排校舍和一面院墙围出了一大片操场,其中坐北面南那一排是二层砖楼,用作教学楼,左右两排是平房,用作宿舍、食堂和其它用途。
这所小学和其他东海小学情形也类似,设计容纳人数达到了五百人,但现在只占用了四个教室,总共才一百出头学生。这样的浪费,如果发生在其它部门,必然会被大会喷个狗血淋头,但放在教育领域却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
现在刚过十点钟,操场上没人活动,学生们都待在教室里,站在院门口也能听见朗朗的读书声。三人听着这声音,只觉得十分美妙,似乎预示着东海商社的光明未来。
听了一会儿,三人开始往教学楼走去,一边走着,张建国一边讲解道:“这所五小,是去年刚建成的,也是我们现在的第十二所小学。目前……具体人数我记不清了,大概有一百二三十吧,分了四个班,三个一年级,一个学前班。生源很广,城阳区本地的反而不多,大多是即墨的,也有胶西、莱阳,甚至栖霞来的。”
当前东海商社采用了三加二的小学学制,也就是三年初小,两年高小。初小学习基础的识字、算术和常识,高小内容要深一些,学习初级的数学、文学,并让他们接触一些工业、航海、地理、科学等等方面的初级知识。哦对了,自然的,不管初小高小,民族主义教育都是必须的。
这把五年小学分两段的想法,并不是商社特意模仿历史上的做法,而是修修补补的结果。当初他们觉得时间紧迫,等五六年才教出一个小学生时间太长了,所以把学制压缩到了三年。但是等前年第一批三年小学生毕业之后,他们又觉得三年果然还是不够用,所以又加了两年高小,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两段学制。
其中,初小是进了学校就必须读完的,而高小则是考试合格后才能读。
这倒不是商社特意设置门槛,实际上他们巴不得读高小的越多越好呢。不过说起来有些意思,前年商社第一次开设高小的时候,采用的是自愿选读的政策,当时不少家长都放弃了继续读书,让孩子去就职赚钱——要知道,现在小学生可是高端人才,各部门抢着要呢!到了去年,文化部改成了考试选拔,结果有了这个门槛之后,不少家长觉得再读两年身价会更高,所以愿意送孩子上高小的反而多了。
看来,这办教育也得懂营销啊!
除了这五年小学,还有一个学前班的设置。这个学前班跟后世的幼儿园不是一个东西,而是特殊时期的特殊设置。现在的小学跟义务兵一样,都是立冬入学,每年放短暂的夏、秋二假,让学生回家帮农。虽说入学是定期的,但为了尽可能扩大生源,招生都是全年进行的,这些非入学时期招来的学生,不能就这么扔着吧?所以又设置了一个学前班,让这些学生有个呆的地方,顺便熟悉一下学校的制度,预习一些基础内容。
这所第五小学去年才设立,第一批学生就读了几个月的学前班,到了去年立冬才正式开学就读一年级,开设了三个班级。而立冬过后到现在的几个月内,又新来了不少学生,所以学前班就又开起来了。
张正义点头说道:“也是,这东海市之前都设了四个小学了,愿意送孩子读书的基本都送过去了,现在不好招也是情理之中。不过无所谓,只要有别的地方的人愿意把孩子送来就行!”
张建国叹了口气,说道:“现在基础教育的规模还是太小。我们现在十二所小学,总共才三千四百多学生。太少,太少啊!”
文化部在东海市有五所小学,金口市两所,中央市三所,即墨县一所,胶西县一所,总计十二所。从这个分布可以看出,义务教育的覆盖范围主要还是在直属地区,向外扩散得很少。自然,受教育人数也不会太多。
张正义拍着胸脯说道:“没事,张老师,我们商社以教育为本,您尽管扩招,预算要多少有多少,大会谁敢反对就砸烂谁的狗头!”
“嘘,”此时他们已经走近了教学楼,读书声已经清晰可闻,张建国连忙拦住他的大声嚷嚷,“小声点,别让你的昏话污染到孩子。”
张正义吐了吐舌头,三人蹑手蹑脚向教室走过去。
以现在的建筑技术,当然不可能将教学楼建得特别宽敞。这幢楼的结构倒有些像后世工地常用的活动板屋,每层八间教室排成一排,门外有一长道走廊,一共两层,现在只用了一楼四间教室。为了采光,教室的窗户开得既多且大,不过现在初春时节仍然有些冷,只有外层的木板窗向上支了起来,内层的纸窗大多没打开。
三人走到一个教室门口,找到一扇打开的纸窗,向里面看进去。这教室设计目标是能容纳五十名学生的,不过现在只坐满了前半部分,学生们有的在听课,有的却明显不感兴趣,有的在相互嬉闹,有的趴在桌上。
讲台上一个穿着长衫的秀才看见三个短毛,顿时紧张了起来,说话都结巴了,错指着黑板上挂着的地图里的辽东半岛说道:“同,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家乡……”
呃,三人有些无语,但也不好意思冲进去纠正他,只好悄悄走开了。
走远之后,郑绍明忍不住笑了出来,说道:“这不是才一年级吗?字认识几个了?这就开始教他们看地图了?”
张建国指指张正义,说道:“这还不是管委会的决策?民族认同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所以一年级也有洗脑课了。算了,我也不好说什么,不过就如同你们看到的,不是我不想大规模扩招,只是受限于师资力量,就算扩招了,也没人去教啊。就现在这三千多人,即使每三十人只有一个教师,也需要一百多个,哪有那么多人能拨给我们?”
张正义赶紧赔笑道:“是是,您说的是,今年我就指示他们,多招点秀才回来,好教孩子们识字。”
张建国摇摇头,说道:“得,也不用你了,真招那些穷酸腐儒回来,说不定还把孩子们教坏了呢。师资力量确实缺,但没办法了,今年有一批高小生毕业,我们部打算从中选出一批资质好的去当教师,再从大会多挑几个闲人去兼职校长。教学质量差点就差点吧,至少这批高小生的知识是跟我们一个体系的,总比没有好。”
张正义把手一拍,说道:“这办法好,张老师,放心,下次开会您提出来,我一定全力支持,毕业生您先挑,其它部门随后!”
张建国白了他一眼,说道:“行了,别贫了,你还能干几个月的活?万一一换届,小心朝令夕改。不过我们文化部我倒不担心,就算我下去了,政策也总归是延续的。从今年开始,我准备大幅扩招,并且在高密、掖县、蓬莱、牟平各新设一座小学,争取在两年内将小学就读人数提升到人口数的1%,如果你的一百万人口数据没错的话,也就是一万人。”
张正义被戳中心头事,讪讪的不知道该说什么。郑绍明倒是惊呼了起来:“这么多小学生,1%?离后世水平也差不远了吧?”
张建国看了看张正义,后者连忙回忆起自己的人口数据来,说道:“不,不能拿后世的经验套。现在的人口结构要年轻得多,平均寿命短导致中老年比例低,而多生育又导致青少年多。据我们估计,14岁以下的儿童可能占了总人口的30%甚至更高,其中6-10岁的适龄入学儿童估计有5-10%,所以1%其实是个很保守的数字。”
张建国点点头,说道:“没错,而且我们现在初创,对年龄要求放得很宽,15岁以下都能来读小学,所以这1%其实只覆盖到了三十分之一的适龄儿童。以后还是要逐年扩招的,我希望十年内,能将在读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提升到5%。当然,这么极速扩张,教学质量就不用指望了,不过就算只是胡乱教教,也比文盲好。任重而道远啊同学们,当初你们不好好听课的时候,可曾想到教育会是这么珍贵……”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