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八十二章案影重重

    宋太祖赵匡胤当年黄袍加身,青龙献珠,开创大宋百年100基业.

    青龙珠乃是青龙的内丹,一直维护大宋朝的国祚不衰,形同一国的镇国之宝.

    一旦丢失,就等于龙脉被人毁了一般,结果可想而知.

    然而,青龙珠一直秘藏深宫,非但…隐秘,且机关重重,外面更是有诸多大内高手和禁军镇守.

    可一夜之间,青龙珠消失不见,就连是谁盗走的也没一个说法.

    皇宫里众说纷纭,甚至已经传出,乃是妖孽所为.

    赵祯更是坐不安生,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公孙先生,火速收拾东西回京!”

    包拯心知事情的严重性,暂时也就顾不得什么江湖的纠纷了,只留张龙,赵虎留客栈等待展昭,一行人又匆匆赶回京师.

    回京的消息不胫而走,江湖各派也听说了皇宫里青龙珠丢失一事,心中猜到一定是皇上为此将包拯召回京了,不由得大喜.

    最为高兴的莫过于岳不群和左冷禅.

    包拯踏马江湖,可以说对他们的威胁太大了,如今一走,就等于给了他们一个喘息的机会,抓紧五岳并派便成为首要事宜.

    展昭原本奉命逮捕魔教圣姑,很快也听说包大人急召回京.

    本待不信,回到悦来客栈之后才知端倪,也就只好放下江湖事,同张龙,赵虎赶回京去了.

    经过三天的跋涉,开封府的人才赶回汴梁.

    包拯并未稍歇,回开封府便换了官服,赶去皇宫面圣.

    “包卿回来了”

    赵祯一听到包拯回来,终日焦虑的脸上顿时露出了一丝喜色,仿佛就像是久旱的大地迎来了一场甘霖.

    大宋朝不乏能臣,不过推理断案的本领,在包拯面前便小巫见大巫了.

    本该刑部查办的大案,可三天以来刑部却没任何的头绪,一丝一毫的线索也没有找到,赵祯能不生气才怪.

    “快传!”

    少时,包拯来到御书房.

    此时的御书房比往常不同,不但六部尚书,庞太师,司马光,王安石等重臣等分列两旁,就连一向不干预朝政的八贤王也来了.

    “叮!系统触发主线任务:【青龙珠失窃案】”

    “案件难度:”.

    看到御书房里的阵势,加上体统提示,青龙已毋庸置疑.

    “臣包拯叩见皇上!”

    “包卿快快平身!”

    赵祯比往常显得要更加的亲切了几分,激动的神情无复已加.

    因为他很清楚,大宋天下,除了包拯之外,只怕已经无人能找到青龙珠的下落.

    这一点,百官也无可否认.

    “包卿,朕知你代天巡狩,整顿江湖,本不该召你回来.

    然而,想必陈公公已然将事情的原委:告知于你.

    青龙珠乃大宋的镇国之宝,被贼子盗了去,刑部以及大理寺三天以来,查无所获,甚至一点线索也没有,唯有倚仗包卿的神断了.”

    赵祯的话,让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脸上都很没面子,可是事实就是如此,也无怪乎皇上宠幸包拯,也没什么好嫉妒的.

    当下,刑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ter>

    部尚书和大理寺卿也连连表示道:“是啊,全仗包大人了!”

    “好说!”

    包拯抿嘴一笑,看向刑部尚书,道:“不知丁大人有何看法”

    丁肇中道:“此案疑雾重重,盗贼没有留下任何的线索,我怀疑是妖孽所为.”

    “妖孽所为”

    包拯想都没想,便轻笑一声,所谓妖孽所为无非是开脱自己的罪责罢了,“丁大人多虑了!”

    包拯微微一笑,并没有直接反驳.

    青龙的内丹,的确是人间至宝的,倘若真被妖孽所有,的确可以让修为大增.

    不过皇宫是什么地方,不是什么妖怪也可以进来的.

    况且,到现在为止,早已开启天眼的包拯,连妖孽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如何就断定是妖所为.

    【读心术】看去,除了刑部和大理寺外,百官倒有一半人认为是妖孽所为,这不禁令包拯无语.

    说到怪力乱神,真个大宋朝,甚至其余国家,包拯才是最有发言权的人.

    他都没敢说是妖孽,不想皇宫里竟然将此时传得沸沸扬扬,人心惶惶,甚嚣尘上.

    “敢问包大人有什么高见”

    见包拯对“妖孽所为”

    之言大有嗤之以鼻的态度,丁肇中顿时以请教的态度,诚恳的问道.

    毕竟,他也知道,谈到断案之能,包拯为天下第一,当之无愧.

    “包拯以为,这就是普通的失窃案.

    不过具体如何,还要等勘察现场,,,此时下结论,为时尚早.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包拯随口飚出这么一句,不禁令百官汗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仔细想想,这仿佛就是至理名言啊.

    赵祯听了也极为欣慰,单凭包拯这一点,就足以令那些听风便是雨的人汗颜了,说道:“包卿说的是,待会朕让殿前司带包卿去勘察现场,,.

    此案交由开封府全权查办,刑部和大理寺协同侦办,听开封府调度.”

    刑部和大理寺以及开封府虽然互不统领,然而说起查案却是刑部和大理寺的职责,并且,大理寺乃专门替皇家办案,而刑部也是三省之下六部之一,职权远非开封府可比.

    如今,两部却要听从开封府调度,的确是前所未有的滑稽和荒唐,也不合大宋体制.

    由此可见,皇上对这桩惊天大案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刑部和大理寺心下不满和面皮上的难堪也是在所难免,却也不敢多言.

    颜面虽然重要,但性命更加重要.

    让包拯感到意外的反而是庞太师,按照以往的性格,他一定会就此事刁难自己,奇怪的是,他并没有这么做,反而一句话也没说,似乎是要置身事外.

    这一点,可以通过包拯的【读心术】可以窥探到.

    不得不说,他的确是一只足够狡猾的老狐狸.

    不过,他置身事外,对开封来说倒是一件好事的,包拯可以全心投入此案的调查之中,也免得分了心神.

    【推荐《主宰三国》易痕老作者的书.

    】【求月票求打赏求支持】看无下划线版小说请下载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