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阎王坐在远处,将眉头一皱,越发显得森然,长叹了一声道:“星主,此案非比寻常,可谓错综复杂,极是难断明白.”
包拯听了,心中越发好奇,若是断明白了,以后在阴间,阎王也得多给几分面子,道:“请阎君明示,包拯愿意一试!”
阎王见包拯信心满满,这才道:“此案乃是汉初四宗文卷,至今三百五十350馀年,未曾断结,本君这边请星主拘审.”
汉初文卷包拯知道这是糅合的世界,和历史大相径庭,因此大汉和大宋并存,汉初距今三百五十350年,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重要的是,阳间和阴间不一样,阳间天下未曾一统,包拯也不过是大宋的一员,职权也仅仅局限在大宋范围之内,其他国家的案子,他自然是无权干涉.
然而,阴间就不一样了,没有国度界限,万物生灵,无不归阎王管着,虽然表面上人间帝王与阎王同意界别,实际上还是低了一个档次,阎王要你三更死,你就活不到天明.
所以,说到权利之大,人间的帝王是没法和阴间的阎王相提并论的.
阎王见包拯应允,心下甚喜,展颜一笑,道:“判官,取卷上来给星主查看.”
崔玉领诺,将手摊平,就这么凭空现出一卷卷轴来,恭恭敬敬的呈递在包拯面前.
崔玉乃是大唐太宗年间的官吏,因功德巍巍,在阴间做了文判官,可以说是阎王身边的得力助手,掌管生死簿.
当年泾河龙王犯了天条,求告李世民,李世民允诺,不想人曹官与之下棋的时候,忽然呼呼大睡,梦斩泾河龙王.
因此泾河龙王将李世民告到森罗大殿,李世民魂游地府.
崔玉查看生死簿,得知李世民阳寿已尽,因此也曾篡改生死簿,让李世民多活了二十载.
当然,这是大唐天子的案件,又过了几十年,包拯自然不想插手,当下缓缓打开卷轴,目光看去.
第一卷:是汉初的案子,乃汉高祖刘邦卸磨杀驴,暗害功臣,因此被告.
上面明明白白的写着:原告:韩信,彭越,英布被告:刘邦,吕氏.
第二宗乃是恩将仇报的.
原告:丁公被告:刘邦.
第三宗是专权夺位的.
原告:戚氏被告:吕雉.
第四宗乘危逼命的.
原告:项羽被告:王翳,杨喜,夏广,吕马童,吕胜,杨武.
包拯仔细浏览了一遍,上面均是楚汉争霸的主要人物,除了项羽之外,其余人都是告刘邦和吕雉的.
汉初的历史,包拯可谓一点不陌生,而且电视剧也看了不少,上面的原告似乎都是按照他所熟知的情节发生的,心中已有了计较.
想到这里,包拯看着阎王呵呵一笑:“阎君,几桩案子并不复杂,有何难断包拯今夜便能判断明白了.”
阎王听了眼睛一亮,顿时大喜道:“若能判断明白,本君定有重谢,星主不必迟疑,快快审理明白.”
随即,叫值日的鬼吏,照单开四宗文卷原告,被告的姓名,一齐唤到,挨次听审.
鬼吏领诺,去不多时,回来禀道:“人犯已拘齐了,请星主发落.”
包拯道:“带第一起上来.”
判官崔玉高声叫道:“第一起犯人原告:韩信,彭越,英布被告:刘邦,吕氏.”
逐一点过.
森罗殿上,依次闪出人.
包拯仔细的看了个遍,心想:“这些便是汉初的枭雄了呵呵,没想到能在阴间这个地方亲眼目睹.”
也并未多想,汉初枭雄又怎地,到了阴间,什么也不是,当即喊道:“韩信.”
“有!”
韩信出列,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哪里有大将军的威风.
“彭越.”
“有!”
彭越也是一般,倒像个要饭的乞丐.
“英布.”
“有!”
不管怎么说,三人3乃是刘邦手下的大将,可以说,大汉的江山,均是三人3打下来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刘邦.”
包拯又看向了刘邦,身穿龙袍,隐隐之间尚有帝王之气.
“有!”
刘邦漫不经心的回道.
“吕雉.”
包拯又看向吕雉,穿着华丽,早已不似年轻时如花似玉的模样,俨然一个几十岁的老太婆.
“有!”
吕雉沉声道.
包拯一一打量了一干人,心中不由得啧啧称奇,目光看向原告韩信,道:“韩信,本府且问你,你先事项羽,位不过郎中,言不听,计不从.
一遇汉祖,筑坛拜将,后封王爵以酬其功.
如何又起谋叛之心,自取其祸,如今又反告其主,是何道理”
韩信究竟有没有…谋反,可以说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ter>
莫衷一是,但他被吕雉和萧何杀害,却是个不争的事实,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就是淮阴侯韩信.
韩信听了,辩解道:“星主在上,容韩信一一申告.
某受汉王筑坛拜将之恩,使尽心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与汉王定了三秦又救汉皇于荥阳,虏魏王豹,破五,代兵,擒赵王歇北定燕,东定齐,下七十余城南败楚兵二十万,杀了名将龙且九里山排下十面埋伏,杀尽楚兵又遣六将,逼死项王于乌江渡口,造下十大功劳,指望子子孙孙,世享富贵.”
“谁知汉祖得了天下,不念前功,将某贬爵.
吕后又与萧何定计,哄韩信到长乐宫,不由分说,叫武士将韩信绑缚,不分青红找白斩之诬韩信以反叛之罪,夷某三族.
韩信自思无罪,受此惨祸,今三百五十350余年,衔冤未报,伏乞星主明断.”
包拯对韩信还是多多少少有些了解,可以说他的功劳最大,不过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对政治却是一窍不通的,有时候想起来,包拯都替他叫冤.
“韩信,本府再问你,你既为元帅,有勇无谋,岂无商量辅助之人被吕后哄诱长乐宫,如缚小儿一般,今日却怨谁来”
众鬼听了深以为然,阎君也点点头,均道韩信自取其祸,确不该怨别人.
只听韩信道:“星主容禀,并非韩信无谋,乃因韩信曾有一军师,姓蒯名通.
奈何他有始无终,半途而弃我而去.”
包拯听了不置可否,当即又命鬼吏:“拘蒯通来审.”
鬼吏领诺,不移时将蒯通唤到.
包拯拍惊堂木,道:“蒯通,本府问你,韩信说你有始无终,半途而逃,不尽军师之职,是何道理”
蒯通道:“回星主,非我有始无终,是韩信不听忠言,以致于此.
当初韩信破五,走了齐王田广,是我进表洛阳,与他讨个假王名号,以镇齐人之心.
汉王骂道:‘胯下夫,楚尚未灭,便想王位其时张子房在背后,轻轻蹑汉皇之足,附耳低言:‘用人之际,休得为小失大.
’汉皇会意,便改口道:‘大丈夫要便为真王,何用假也’乃命某赍印,封信为三齐王.”
“某深知汉王终有怀疑韩信之心,后来必定辜负他.
劝他反汉,与楚连和,三分天下,以观其变.
韩信道:‘筑坛拜将之时,曾设下大誓:汉不负信,信不负汉.
今日我岂可失信于汉皇’某反覆陈说利害,韩信固执己见,刚愎自用,只是不从,反怪某教唆谋叛.
某那时惧罪,假装风魔,逃回田里.
后来助汉灭楚,果有长乐宫之祸,悔之晚矣.”
包拯听了蒯通之言,亦不无道理,虽问韩信道:“你当初不听蒯通之言,是何主意”
韩信不假思索道:“有一算命先生许复,算我有七十二岁之寿,功成善终:,所以不忍背:汉.
谁知我中途被害,只有三十二32岁!”
此刻阎王和众多幽冥鬼吏听了,都感到案情已然繁复错杂,暗暗结舌,目光都看向包拯.
只见包拯长吸一口气,气定神闲,命鬼吏:“也罢,再拘许复来审.”
不移时,许复道.
包拯道:“许复,你可是算命的.”
许复道:“回星主,某学得阴阳五行,精通八卦易理,确是算命的.”
“好,本府问你,韩信只有三十二32岁,你如何许他七十二岁你做术士的,妄言祸福,只图哄人钱钞,不顾误人终身,着实可恨,你可知罪”
许复不慌不忙道:“星主听禀:常言道,人有可延之寿,亦有可折:之寿.
所以仙家常有,寿命难定.
韩信应该七十二岁,是据理推算.
熟料他杀机太深,亏损阴骘,以致短命,非我推算不准.”
包拯好笑一声,道:“韩信哪几处阴骘亏损可一一说来.”
许复道:“当初韩信弃楚归汉时,迷踪失路,幸遇两个樵夫,指引他一条径路,往南郑而走.
韩信恐楚王遣人来追,被樵夫走漏消息,拔剑回步,将两个樵夫都杀了.
虽然樵夫不打紧,却是有恩之人.
负恩忘义者,其罚最重:.
诗有云:亡命心如箭离弦,迷津指引始能前.
有恩不报翻加害,折堕青春一十年.”
不等:包拯问话,却见阎王连连点头,道:“这话是有,是有.”
包拯也是一阵错愕,哭笑不得,换做以前,断然不信这些鬼话,不过连阎罗王都这么说,貌似不信都不行了,也就是说,背信弃义的人要折寿好吧!谁叫这个这里是阴间,到处是因果报应,包拯还能怎地又问道:“如这般说,韩信还有三十年阳寿呢”
,推荐《主宰三国》,易痕老作者的书【求收藏求订阅求月票求自动订阅】飞卢提醒您:读书三件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