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战告捷,极大提升了众王爷的士气,经过精密的策划之后,他们又开始出招了。
这一次出手的方向是军方,杨明虽然已经被杀,但是他的军方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现在大涪军方各支部队,都还有对杨明的遭遇十分不满的人。
杨献当皇帝之后,也努力对各支军队进行清理,想尽可能消除杨明的影子。可是杨明在大涪军方这么多年,有着众多的支持者,要想消除他在军中的影响,那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杨明已经死了,许多对杨明忠心耿耿的人,现在把支持的对象,悄悄的转移到他的儿子,朝廷新封的福王杨顺身上。
所以这一次众王爷从军方对杨献下手,杨顺背后的军方势力起了极大作用。
这一次他们针对的对象,就是目前朝中的红人,新皇杨献的亲舅舅,朝廷新封的护国公、司空李悦。
要说在朝中的大臣中,这些王爷们最痛恨的一个人,当然非这李悦莫属了。
这一次李悦奉新皇杨献之命,带兵对抗于鲜率领的楚军,造成了大涪许多人对他极度的不满。
首先,李悦率领四十万大涪精兵,再加上一直驻扎在云州的龙武军,还有云州本地的边关将士,士兵人数远远超过了楚兵。
在这种情况下,在大涪本土作战,将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优势全部占尽的李悦,却在和于鲜对抗的过程中节节败退,折损了近十万大涪士兵。
这样的战绩,比起当年的胜王杨明,那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在许多军方将士心目中,这是大涪军人的一种耻辱,而这耻辱的创造者李悦,则成了大涪军方许多将士背后痛骂的对象。
而对于这些王爷们而言,更是对李悦恨之入骨。
这个李悦打仗没有多少本事,搞阴谋诡计,进行窝里斗他却十分在行。在这次和于鲜的对抗中,吴王杨云明明已经拖住于鲜的精锐部队,使得他在主战场上的兵力三倍于敌人。
在这种情况下,李悦为了消耗杨云的兵力,实现削减封王王爷实力的目的,居然甘愿放弃击败楚国人的大好战机。
而在退兵的过程中,这李悦居然还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偷袭了宁王杨延的封地,杀死了杨延封地上许多士兵,还抓走了杨延封地好些官员。
在唇寒齿亡的想法下,这些封王王爷对于李悦这一个杨献代言人十分痛恨,现在听说要对付他。大家都来了兴趣,纷纷出谋划策,要好好的给李悦找一点麻烦。
让杨云没有想到的是,众封王王爷对付李悦的第一件事,就跟自己有关系。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皇宫宴会结束之后,杨云继续了低调的作风。大多数时间待在自己的府里,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和朝中的贵族和官员接触。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朝中的百姓开始疯传杨云封地守卫战的真相,甚至有夸大其词的现象。
大家疯传的主要内容就是,吴王杨云率领三万多封地士兵,居然将楚国兵马大元帅于鲜,亲自率领的十多万楚国精兵,逼得没有脾气。
而手握重兵的李悦,却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瞻前顾后,多次贻误战机,这样的人不配为大涪统兵将领。
杨云在封云对抗于鲜这事情,大涪的老百姓们知道的并不多,但现在在有心人的不断传播和夸张下。杨云高大的形象,和李悦的愚蠢与无知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这些有心人不断的推波助澜之下,杨云的形象变得十分高大。当百姓们听说,李悦为了获得战功,居然刻意陷害杨云,并且向朝廷瞒报杨云的功劳的时候。
西京城中的百姓,下至贩夫走卒,上至达官贵人,都义愤填膺,开始了对这李悦的漫天责骂。
呆在吴王府中的杨云,听到这一消息后不由暗暗叫苦,自己在西京城中尽量避免麻烦,没想到麻烦还是主动找上了自己。
首先,发生这样的事情,李悦和他身后的杨献,一定会以为是杨云在老百姓中传播这一消息,凭空招致了,他们对自己的忌惮。
可以想象,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是这位司空李悦,还是李悦身后的新皇杨献,甚至是忠于杨献的一些官员,都很可能有一些针对自己的行动。
其实杨云也不难猜出,在背后推波助澜的这些人,就是京城中已经结盟的各位王爷。
他们这一举动真可谓是一举多得,既可以将自己拖下水,还能让司空李悦声誉扫地。
“看来这些王爷背后,是有高手指点的,这一下,我们成了黄泥巴落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在杨云的吴王府中,姚侠听到这一消息有些无奈的说道。
“少主,看来您得向陛下解释一下,这一切都并非我们所为,同时您也没有想得军功的意思。”这一次说话的是钟文睿。
“呵呵,我这个二哥,向来对什么人都不怎么相信,我估计给他解释一下也没有什么作用,就算没有这样的事情,他也会想办法针对我们的。”
杨云说这话的时候显得十分无奈,他一直尽最大努力,避免使大涪处于混乱之中,可是局势依然朝着他担心的方向发展着。
“殿下,依我看现在这事情可能只有这样,我们暂时当做不知道这件事情,反正有没有这事陛下也可能针对我们。然后联系一下朝中一些大臣,关键时候帮我们说几句话。”一旁的邱泽想了想说道。
“邱军师说的对,陛下身边能人众多,他应该能够查出到底是谁在传播这件事情。当然,我们也得做好准备,应对各方势力,针对我们的下一步行动。”
戚威是众人中资格最老的一个,遇事也比较冷静,他所说的也是目前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
杨云对这件事情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让众王爷十分失望,他们只得按照原计划,推动下一步行动。
这件事情在大涪朝中闹得沸沸扬扬,众王爷手下的官员立即行动起来,弹劾司空李悦的折子。像雪片一样堆到了新皇杨献的案头上。
看到这堆积如山的折子,杨献愤怒异常,这哪里是在弹劾李悦,明明是在表达对自己的不满。
怒火使得杨献下定决心,不管你们怎么弹劾,自己都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
与此同时,他还暗暗将这些呈上折子的官员记在心里,心里想着日后找机会让他们没有好日子过。
朝中众官员等了好几日,都没有见朝廷责罚李悦,立即明白,这李悦在杨献心中的份量实在太重,他决心保护自己这个舅舅。
对于这样的结果,众王爷早有心理准备,实际上他们的目的也达到了。让朝中许多官员看到,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为了保护自己人,连基本原则都不要了。
杨献的这种做法,的确伤了朝中许多官员的心,但是被怒火影响了判断力的他,根本没有顾及到这些。
杨献没有想到的是,众王爷的手段还没就此结束,他们连环拳的第二下,很快挥了出来。
在几天后的早朝中,朝中几名武将联合呈上了一份折子,这份折子的内容又是针对李悦的。
这次弹劾李悦的内容是私吞军粮,以及克扣士兵的钱物中饱私囊。与这份奏折一起交给新皇杨献的,是此事的相关证据。
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李悦的任何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杨献本来还想继续包庇李悦。但这事已经没有那么简单了,如果处理不好这件事情,很可能引起士兵哗变。
在这种情况下,杨献只得做出让步。几天后,朝廷颁布旨意,李悦贪腐一事基本属实,撤除他新封的护国公一职,退还所有贪没物资,并罚俸一年。
这一处罚,对李悦而言确实很轻,在朝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大涪上下许多人对杨献都处置甚为不满。
这处罚虽然对李悦而言不痛不痒,但是让以齐王杨勇为首的众王爷十分高兴,他们的反击终于见到成效,也使得他们更有信心,联合起来,让杨献焦头烂额。
按照众王爷的想法,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杨献知道王爷们对他有意见,但又没有确凿证据,证明是这些王爷在后面推动此事。
这些策略初见成效之后,众王爷没有停止出招,又弄出许多事情,让杨献十分头疼。
按照王爷们的想法,杨献被他们弄得焦头烂额,说不一定就会抱着眼不见心不烦的态度,将他们赶回封地去。
但是众王爷低估了杨献的承受能力,他们弄出许多事情,虽然让杨献烦不胜烦,但是杨献依然没有放他们回各自封地。
不仅如此,杨献还找到一些由头,将一些支持众王爷的官员要么问罪,要么调到不重要的职位上去。
众位王爷当然不甘心,所以联合起来不停的给新皇找一些麻烦。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近半年时间,在这半年时间里,朝中的麻烦不断,双方将许多经历放在角力上。
这样的情况,对朝廷是十分不利的,这半年时间里,朝中许多事情无法按部就班的进行,弄得大涪上下许多事情乱成一团。
许多官员无法将精力放在自己事务上,导致大涪上下这半年内出了许多事情。首先是好多地方出现了灾情,但朝廷又没有及时进行处理,使得情况变得十分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朝廷监管不力,朝中的官员拉帮结派,欺负老百姓,贪赃枉法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这样的局面,最受伤的就是老百姓,所以这半年内,老百姓到各级衙门喊冤闹事的现象明显增多。
还有一些老百姓,要么被官员欺负的太惨,要么家中的灾情没有得到朝廷及时的救助,干脆铤而走险,做了许多作奸犯科的事情。
再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对朝廷开始不满起来,干脆到山里当了土匪。
而朝廷剿匪的不得力,又给了土匪们的生存空间,这样一来,更多人看到机会,也加入到土匪的行列中,使得大涪的匪患越来越严重。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