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陨石带来的变化
在一旁的张麟其实早就知道这东西。
这些接连的飞机坠毁,应该是虫谷入口的那两块陨石有关。
原本陨石应该是一体的,而且还有数块。
以葫芦洞为中心,呈环行分布,分别藏在溪谷入口的两侧,以及周边的一些地区。
在这样的丛林之中,如果不走到近处很难发现它们的存在。
石中强烈的电磁干扰波又受到葫芦洞里镇山的神物,也就是那只被放置在蟾宫中的蓝色三足怪蟾影响。
蓝色怪蟾的材料非常特殊,可能是一块具有夸克粒子与胶克粒子等稀有元素的礌性炙密矿石。
夸克粒子是一种比原子还小的粒子,不带电,原来认为原子是不可分割的,但后来发现了夸克的存在,有六种夸克。
构成一切已知物质的两大粒子族之一。
夸克有六种,相互组成三对。
第一对是上夸克和下夸克,它们是夸克族中与轻子族中的电子及 其中微子相对应的粒子。
一个质子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一个中子由一个上夸克和两个下夸克组成
下一对夸克起名奇夸克和粲夸克,它们的轻子族对应物是介子及其中微子。
最重的一对是底夸克和顶夸克,它们的轻子族对应物是粒子及其中微子。
这些夸克每三个结合可以构成其它强子。
与轻子不同的是,夸克还有一种叫色的性质,它和电荷类似,但有三个类别。
所有强子的由三个夸克适当结合产生的最后的色等于0。
这是为什么包括质子和中子在内的每个重子含三个夸克的原因。
夸克之间的色力或胶力系由胶子携带,强核相互作用是作用于夸克之间的色力的副作用。
而胶克粒子(bedg)是传递夸克之间强相互作用的粒子。
带电粒子间的电磁相互作用是通过交换光子而实现的。
与此类比,具有色荷的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是通过交换胶子而实现的,所不同的是光子不带电荷,光子本身不能放出或吸收光子。
胶子具有色荷,胶子之间也有强相互作用,胶子本身可放出或吸收胶子。
子中有着点状结构,质子的能量只有一半由带电的点状物质所携带,另一半则由中性的无电磁作用的组分所携带。
这种东西使含有电磁辐射的陨石干扰范围扩大,使电子设备失灵。
甚至一些具有导航生物系统的候鸟都会受到影响,以至于经过虫谷上空的时候从空中落下跌死。
张麟可以断定这块稀有的炙密矿石晶体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辐射作用。
它可能最早存在于一片三叠纪的古老森林中,在造成古森林变成化石的那次大灾难中。
由于它被高温加热,产生了更多的放射性物质,在四周形成了现在的暗红色半透明叠生岩,而且使其化为了穹弧的形状。
甚至就连那只霍氏不死虫也都是由于它的存在,才躲过了那场毁灭性的灾难。
否则任凭那虫子的生命力有多顽强,也适应不了大气中含氧量急剧的变化。
礌性炙密矿石周边的特殊环境,才使这只巨大的老虫子苟活至今。
至于洞穴中大量的巨大昆虫和植物也是长期受到了这样的影响。
就在张麟思考的时候,前面的讨论似乎有些结论。
他们边走边商量着这些事,之后把所见到的种种迹象综合起来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再加上一些主观的推测。
他们把线索都拉成一条直线,瞬间有些头绪了,虽然没有张麟那样一早看透。
但现在领悟也不算晚。
这个时候雪莉杨义愤填膺的说道。
“无论如何都要在这次行动中增加一个分支任务,毁灭遮龙山的神器。”
张麟当然是明白雪莉杨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这种放射性物质非常不稳定,时强时弱。
可能在大战期间是放射性元素比较活跃的一个时期,所以现在所见的坠机残骸都是那个时期的。
但根据身上的电子设备受干扰程度,最近它又开始活跃了。
如今不同于古代,现代的空中交通越来越发达,为了避免以后再有惨剧发生,只有再想办法冒险回到山洞中部,设法毁掉这件神器。
胡巴一听雪莉杨说的话后微微的皱了下眉头,随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那枝黄金龙虎双首短杖,虎头的一端应该是用来关闭蟾宫的。”
“那作为蟾宫的铜匣也许可以用来屏蔽礌性炙密物。”
“如果那样起作用的话,便尽量争取不损毁这件东西,毕竟这是古文明的瑰宝,不是说毁就下得了手的。”
“把它沉入深潭,使其永久地长眠于水底,与时间同朽,也是个不错的归宿。”.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