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与长孙无忌的脸上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他们完全搞不懂周笙的想法。
作为一个读书人,他居然不注重学问,更注重自己的外表???
这特么谁能想到啊。
周笙:“发什么呆呢,进来呀。”
周笙率先走进院子。
李世民与长孙无忌互望一眼,从彼此的眼神当中,看到了一丝茫然。
他们这是越来越看不懂这个年轻人了啊。
两人摇了一下头,跨步走进大门。
同时,听到周笙的喊话。
“顺便把门关上。”
李世民在后,门自然是要有他关的。
但长孙无忌可不敢,即使现在他们是微服出访。
也不能让李世民被一个升斗小民使唤啊。
长孙无忌后退两步,将门关上。
李世民则是扫了一眼院子。
一个小院子,一个小房子,简简单单的一个家。
突然,李世民被院子墙角的一片绿意吸引了。
李世民走了过去。
李世民确定这是一个菜园。
可是这菜园为什么要搭的跟一个小房子似的。
更让李世民意外的是,里面的蔬菜长的出奇的好。
甚至还有一些是夏天才能吃到的蔬菜。
就好比如里面躺着的一些黄瓜。
这可是皇宫的贡品,就算是他这个皇帝,也就夏天才能吃到。
但却在这个小地方看到了。。
扎心了,他这个皇帝,怕是假的吧。
就在这个时候。
周笙从屋子里走了出来,手上拿了一个篮子。
走到他自制的大棚旁边,对李世民与长孙无忌说道。
“今天没去买肉,我就挑一些蔬菜招待你们吧。”
“你们别以为这很寒酸,这些蔬菜你们想吃还吃不到呢。”
“特别是那个黄瓜,那可是皇宫的贡品,不是你们想吃就能吃的。”
“更何况是在这个季节,你们有口福了。”
“就说你们感不感动吧?”
……
李世民与长孙无忌齐齐抖了一下脸皮。
“感动.......”
“感动就对了,等我一下。”
周笙钻进大棚之中,采摘黄瓜。
外面李世民与长孙无忌两人看着,他们心中的疑问越来越多。
本来说好的,他们来探探周笙的深浅。
但这越探,咋就越感觉深不可测了呢??
周笙采摘完之后,从大棚里出来。
“走吧,跟我进屋。”
李世民跟上周笙的步伐。
刚刚进入屋子,李世民就被挂在墙上的一幅字画吸引了。
他知道周笙的学问,那么这一幅字画,应该也是旷世佳作吧。
周笙:“你们自己坐,我去厨房做些饭菜。”
长孙无忌:“辛苦先生了。”
长孙无忌礼貌地说了一声,然后跟随李世民来到那一幅字画的下方。
看着字画,李世民轻声念了起来。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陋室铭!!妙哉妙哉,又是一篇旷世奇作啊。”
李世民心潮澎湃。
没有什么比接连看到这么多旷世佳作更让人兴奋的事了。
“好诗好诗啊。如此境界,当真不是一般人能企及的。”长孙无忌感慨连连。
李世民微笑着点了一下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看来我们在这位先生的眼里,还算是学识渊博嘛。”
长孙无忌也是露出一个笑容:“看来是这样的,不然我们还真没机会进来。”
“这样说来,刚才那位先生要我们夸奖是假,实际是想试试我们的学问?”
“应该是这样的,那位先生能有这样的境界,应该不是一位在乎外表皮囊的人。”
……
房子比较小,厨房是紧挨着客厅的。
周笙自然也是听到了外面的谈话。
特别是听到说他是什么不在乎皮囊的人,就很来气。
啪……
周笙手上的刀重重的落在案板上,黄瓜直接碎开。
外面谈论诗句的两个人吓了一个激灵。
然后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面面相觑。
难道他们刚才说错话了吗?
可是完全猜不出这位年轻的先生是因为什么不开心啊。
他们刚才可是一个劲的夸他来着。
这难道也有错??
过了片刻。
周笙端了饭菜走了出来。
饭菜很平常,但看起来味道不错。
凉菜拍黄瓜,葱花煎蛋,煎豆腐,以及鱼头汤。
随即,周笙指了一下角落旁边的一个小水池。
“吃饭之前,可以去那边洗个手。”
李世民走到小水池旁边,看了一眼,里面并没有什么水。
“先生,里面没水啊。”
周笙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差点忘了,你们不知道用水龙头。”
周笙走了过去,将水龙头拧开,水哗啦啦的流了下来。
李世民与长孙无忌再次惊呆了。
李世民:“这……这是何物?为何会喷水?”
长孙无忌:“先生,你这是怎么办到的?”
周笙看两人懵逼的样子,随口解释道。
“这是我让铁匠打造的水龙头。”
“当然,单单水龙头是不会有水的,它还接了这一条水管。”
“水管的另外一头,是一个大铁桶,放在高处。”
“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龙头打开,水自然就流下来了。”
……
李世民听了周笙的介绍,连连点头,仿佛就像是一个懵懂的少年。
原来洗个手,还有这么多门道,长见识了啊。
洗完之后,几个人回到桌子旁,开始吃饭。
李世民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黄瓜放进嘴里。
咔嚓咔嚓……
黄瓜咬起来嘎嘣脆。
李世民赞不绝口:“没想到这随手拍打的黄瓜吃起来别有一番味道。”
长孙无忌:“不知这鱼头豆腐汤里面放了什么,味道竟如此鲜甜。”
周笙:“一些小技巧,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周笙嘴上说着不值一提,但脸上还是挂着笑容的。
李世民与长孙无忌看在眼里。
果然,这位先生很喜欢别人夸他啊。
只要人有兴趣爱好,那就好办了。
李世民自然是不会让这样的人才宅在家里的。
为他所用,才是人才的正确打开方式。
于是,三个人吃了一会儿,聊了一些生活琐事,彼此更加熟悉之后。
李世民忽然话锋一转。
“以先生的才学,考取功名如同探囊取物,为何在家当一个小小的私塾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