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两天。
贾诩不声不响地来到弘农。
抵达太守府后,他见到了王粲。
此时的王粲没有了初来时的风采,眼圈有些黑,神情有些萎靡。
“王粲,辛苦你了,事情办得怎样?”
“熬了四五个大夜,你觉得呢?”
王粲耸了耸肩。
此刻的他,的确有些累。
“放心,你很快就能休息了。”
贾诩拍了拍他肩膀,轻声道:“但前提,你不能有错!”
王粲长出口气:“放心,我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绝不会错!”
“嗯!”贾诩简单嗯了一声,“该通知的,全都通知到位了吗?”
王粲颔首点头:“嗯,他们今日早晨,便抵达了这里,现正在太守府恭候。”
万众瞩目之下。
贾诩阔步而入,来到上首。
那双阴隼如蛇的目光,扫过殿中众官员。
原本嘻嘻哈哈的现场,顿时静若寒蝉。
所有人的目光,在此刻,全都聚焦在了贾诩身上。
大气不敢喘!
这一瞬!
他们有种被毒蛇盯上的感觉,顿时头皮发麻,后脊梁发凉。
“这家伙,果然来者不善呐!”
“嗯!”杨素压低声音,“不过诸位放心,没有查出任何问题。”
众人这才放下心来,面色稍稍有些缓和。
可是......
偏在此时。
贾诩吐气开声:“杨郡丞何在?”
杨素忙横出一步,笑嘻嘻地一欠身,拱了拱手:“郡守大人。”
然而......
贾诩脸上没有半点表情。
冷若冰霜。
他的目光像是一柄锋利的剑,让杨素心惊胆颤。
“本郡治民几何啊?”
这简直是一个......
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问题了。
杨素想都没想,毫不犹豫地答道:“回郡守的话,本郡治民三十六万七千五百三十五户,其中有农户......”
话音未落,贾诩眸光一凛,厉声喝道:“荒谬!明明郡中所治之民,是三十九万七千三百二十一户。”
“什么?”
杨素一呆。
贾诩长身而起,质问道:“缺的这些人口,去了哪里,还需本郡守说明吗?
有人为了不向朝廷纳粮,便有地方上有名望的人,将这些人置为自己的奴仆,隐去他们的户籍,如此一来,便可从中牟利!
隐户乃是我朝大患,这一点,你身为郡丞岂有不知,至于这些隐户去了哪里,本郡守就不用言明了吧。”
说罢,目光扫了一眼其余县城的县令。
这一瞬间!
仿佛有股阴冷的气息,笼罩过来。
竟吓得这帮县令,面色陡变,怯生生抖个不停。
他们惊奇地发现,这面相略显慈祥的老人,比起想象中的模样,竟有几分可怕,甚至是恐惧,他是怎么知道的这样清楚?
杨素满头大汗,战战兢兢:“这些事,下官不清楚。”
简直是漂亮的推诿!
贾诩发出一声蔑笑,他早料到对方会这样回答。
“你会不知?”
贾诩反问一句。
紧跟着,他扭头瞥了眼王粲:“我记得,光和元年时,弘农大汉,这一年弘农在给朝廷的奏报上,写了些什么?”
王粲毫不犹豫,脱口而出:“光和元年,弘农大旱,东沟乡、拐子乡等三十余乡县受灾,死万人,名单如下:”
“东沟乡:李二狗,王老三......”
“拐子乡:卢汉、黄峰......”
“......”
刹那间!
满殿文武官员大骇。
他们实在是没有想到。
眼前这个年仅十五岁的小子,竟然有博闻强记的本事。
要知道,这才几天时间,粗略扫过一遍都不够,他竟然可以完全刻在脑子里。
贾诩这边一问,那边立刻便能回答出来。
如此一来!
他们甚至连造假的机会都没有了。
这尼玛!
简直不可思议!
“务乡:张老牛,陈虎娃......”
说到这里,贾诩一摆手,轻声道:“这个张老牛现在应该还活得好好的,杨素,你是要本郡守亲自带你去找他吗?”
杨素吓得身子都软了:“下官......下官不敢!”
贾诩腾得起身,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道:“哼!许多原本在册的户籍,不都是被你给勾了去的吗?”
“杨素!”
“你好大的胆子啊!”
“我朝算赋、口赋、更赋,皆以人丁合计,你这是明目张胆的逃税,令其成为你弘农杨氏的私民,莫非你杨家要造反吗?”
杨素吓得直接瘫在地上。
造反?
好大一顶帽子扣在头上。
杨素急忙喊道:“郡守大人,我杨家对朝廷忠心耿耿,绝无造反之意啊!”
“哼!”
贾诩怒哼了一声。
一道阴隼的目光,扫过对方:“你说没有,便没有?”
说罢,他又扭头望向陕县县令李辉:“李县令,你倒是说说,你是如何勾结郡丞,隐匿户籍人口逃避朝廷赋税的?”
啪嗒......
李辉心里恐惧起来,忙是拜倒:“下官万死。”
贾诩大手一挥:“此乃大罪,岂可轻饶,来人,拿下,打三十棍,若打不死,杖责他的差役,便是死罪,本郡守就饶了这杨素,以杖责的差役抵命!”
“……”
差役们个个面面相觑,随即,便听到杨素叫冤的声音。
贾诩却是冷着脸,面上统统都是杀意。
“弘农郡郡丞,暂时由我带来的王云担任。”
-----
现在1700+评价,上2000评价,加更!
求读者大佬们支持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