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3】绚丽历史,引人侧目

    直播间内的观众,全都震惊王玄策一个小小的芝麻官使团使节,居然真的借到了兵马,并且灭了天竺!

    要知道,那可是兵马,而不是普通的老百姓!

    虽然不多,只有七八千人。

    可就这么轻易的借给了一个使节。

    光是从这一句话中就能看出当时唐朝的强盛。

    如果没有强大的实力震慑四周番邦国家,别的国家会借兵出去?

    不用想,肯定不可能。

    而他能够通过借用的兵马,横推一国,也不得不说明他的军事才能。

    被震撼道无以复加的观众们,静静地听着讲台上讲述着。

    “王玄策与副使蒋师仁率吐蕃、泥婆罗的军队一路横推无敌,进攻到中天竺的茶镈和罗城。”

    “作战三天,便攻破两座城池,斩首三千余级,敌人被溺死的约1万人。”

    “阿罗那顺逃走,收拢散兵,又向东天竺王借兵两万,再次交战,王玄策擒获阿罗那顺,俘斩敌人数以千计。”

    “俘获其妃、王子,各数男女一万两千人,各种牲畜三万头,五百八十座城邑投降。”

    “王玄策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接震惊了整个天竺国。”

    “吓得东天竺王尸鸠摩送牛马三万馈军,还送来了各种宝物,愿意称臣纳贡。”

    “迦没路国献异物,并送上地图,请求得到老子像。”

    “贞观二十二年五月,王玄策把俘获的阿罗那顺及王妃、子等俘虏和牛马数万余送到长安献俘,被封了朝散大夫。”

    “从此以后,整个唐朝时期,四周的番邦国家,完全不敢有任何异心,一直都知道在东方有个神秘并且强大的古国!”

    “虽然咱们隔壁阿三并没有系统的历史文献记载,但在八大灵塔梵赞佛经诫书之中,也能找到此事,当时王玄策被天竺百姓誉为阿乃育弋多达耶提耶魔王下凡惩戒他们的国王。”

    随着江源的话音落下,四周变得寂静可闻。

    此刻,不管是正在观看着直播的观众,还是现场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全都被震惊了。

    八千士兵,仅仅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横扫了中天竺国。

    打得其余邻国惶惶不安,立马献宝称臣纳贡。

    这如何不让人感到吃惊?

    “嘶…只是一个使节而已,就把中天竺给灭了?”

    “这特么是神人吧!只是个文官,居然带兵把一个小国家给灭了。”

    “雾草!虽然听起来是借兵作战,可实际上这几千兵马当中,还真的只有王玄策两人是大唐人,说是一人灭一国也不为过。”

    “沃特玛的,我以前在阿三那边出差,问他们古代的历史,然后给我讲戒日王的故事,后面又提到了阿乃育弋多达耶提耶魔王从邻国借兵来惩罚他们的故事,我当时还纳闷那个时候的天竺跟尼泊而不是很好么?”

    “……”

    嘉宾席上的唐风整张脸铁青一片。

    江源不仅讲出了这个典故,而且还列举出了佛经作为证据。

    不过佛经这东西,在唐风看来有很大的夸大其成的因素,不能完全信。

    暗想道这里,唐风再次不怀好意的问道。

    “江源,就算你说的王玄策一事为真的,可为正史上没有一丁点儿的文献记载?”

    “只怕是你添油加醋,杜撰出来的故事。”

    听到唐风的疑问声,江源心里冷笑不已,这老头还真是倔强。

    当即,他满脸讥笑的望向唐风,反问道:“你们县里五百年前的县令,你知道是谁么?”

    “你……”

    原本唐风还觉得江源肯定答不出来,可江源却反问他这个问题,顿时让唐风为之语塞。

    他也知道这是江源在嘲讽自己。

    当即,唐风整张脸直接黑了下去,愤怒地怒喝一声。

    “江源,你的确很牙尖嘴利。”

    “五百年前一个小小的县令官,史书上岂会去记载?”

    听到唐风的怒喝声,江源讥笑着开口。

    “你都说了一个小小县令,史书上岂会去记载。”

    “况且王玄策使团使节的官职,也就跟京畿地区的县令差不多,一个芝麻官史书为何要耗费笔墨去记载?”

    “加上当时大唐名将云集,对外对异族的战争几乎百战百胜,如秦叔宝、程咬金这样的将领,哪个不是比王玄策更有名气。”

    听见江源这么说,唐风只感觉胸口堵着一口恶气,差点喷出一口老血来。

    更让他感到被羞辱的是,他居然找不到任何理由来反驳江源。

    王玄策当时的官职,就是个使团使节,相当于县令。

    后面打了胜仗后,返回长安才升官,升到朝散大夫。

    然而朝散大夫,却只是五品官,也就比县令大点,还没有实权。

    自然史书上,不可能花费太多的笔墨去记载这种事情。

    看着唐风满脸便秘之色,江源收回目光,继续为观众讲述。

    “前面说了李世民在位时期的功绩,也说了他儿子李治,以及武则天的事情。”

    “此后数十年,唐朝都是一片繁华盛世,诞生出了许许多多的名臣,也出现了很多文人墨客。”

    “尤其是唐玄宗前中期,大力整顿弊政,政治上提拔贤臣为相。

    整饬腐败的吏治,并建立了一套考察制度,精简官僚,裁减冗官,设采访使发展节度使制度,但也导致地方权力增大,为日后的动乱爆发出祸根来。

    经济上,推崇节俭、抑制佛教,并几近荒废的义仓制度,又通过括户等手段缓解土地兼并导致的逃户问题。

    军事上,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并兴复马政,对外收复了辽西营州,吐蕃的河西九曲之地,并再次降服契丹、奚、室韦、靺鞨等民族政权。

    西域方面吞并大小勃律并且攻灭突骑施,塞北方面降服复国的后突厥,后又扶持回鹘剪灭后突厥。

    唐玄宗统治下,逐渐步入盛世,史称开元盛世,这是整个唐朝最鼎盛时期。”

    “不过在唐玄宗晚年时期,变得昏庸起来,纳娶自己儿媳为妃,最后爆发了‘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国力迅速下降。”

    “此后百余年时间,使得朝廷经常被地方政权掣肘,农民起义不断。”

    历史上,对于唐玄宗李隆基这个人,有好也有坏。

    前期执政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可到了后期,就变得昏庸起来,葬送了唐朝的国运。

    之后百年时间,彻底使得唐朝成为了三国州牧地方政权称霸的样子。

    一段段历史从江源嘴里说出,令人对唐朝无比向往。

    而这,还是在他没有讲盛唐诗词,没有讲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的情况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