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7】高句丽:李世民眼睛被我射瞎了

    江源这句话说出的瞬间,整个直播间的观众全都惊住了。

    因为众所周知,李世民弑兄逼父,霸占嫂媳,简直就是人渣。

    十足的昏君典范。

    然而现在落在江源的口中,却成为了明君?

    这怎么不让观众们感到惊讶。

    “江源这是疯了?居然说李世民是明君?”

    “太膨胀了,不会真的以为自己正名明朝历史,就开始自以为是吧?”

    “讲个笑话,李二要是明君的话,慈禧也就没有误过国。”

    “……”

    坐在嘉宾席上的唐风,整张老脸阴沉得可怕。

    刚才他才说李世民昏聩不行,现在江源却说李二是明君?

    这不是在羞辱他吗?

    “年轻人,有些时候膨胀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李世民是昏聩之君,第二次御驾亲征高句丽,被射瞎了眼睛,也是高句丽从古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中记载着。”

    见唐风一副咄咄逼人的模样,江源忍不住笑了出来。

    “你都说了是高句丽的文献了,现在棒子国都宣称宇宙都是他们的,太阳是他们创造的。”

    “他们的东西能信??”

    唐风气得浑身直颤。

    他那里听不出江源话中的意思。

    因为前几年,棒子国不仅把中医端午等等华夏传统给申遗了过去。

    还公开宣称孔夫子是他们大韩民族的人。

    最后还闹出个笑话来,竟然宣称整个宇宙的都是他们棒子国的。

    虽然这是个笑话,可无疑是在讽刺棒子国不要脸。

    也是在讽刺他唐风。

    明明华夏的历史,却要拿着棒子国古代的高句丽文献来说事?

    讲台上的女主持人已经适应了这种突发事件。

    她举着话筒,面带微笑,不慌不忙地对着摄像头开口。

    “观众朋友们,稍安勿躁,下面就让江源教授,为我们讲解一下,为什么李世民会是明君?以及唐朝的强盛在哪方面。”

    女主持人的话音刚落,江源缓缓从嘉宾席上面站了起来。

    虽然李二的人品大大滴不行。

    但是,对于当时的老百姓而言,李二却不是什么坏皇帝。

    至少他李世民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想到这里,江源缓缓开口道:“首先来谈谈李世民的功绩。”

    “在公元617年,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李世民鼓动父亲李渊起兵反隋,是为‘晋阳起兵’。”

    “李渊封李世民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起兵攻入长安,并且灭隋。”

    “在唐朝的建立之中,李世民的功绩功不可没。”

    说到这儿,江源顿了顿。

    世人只知李世民弑兄逼父,霸占嫂嫂。

    但李世民在军事,政治方面的才能,确实要强过李建成,李渊等人。

    不然也不会有后面的贞观之治了。

    “唐朝初建,四周还有世家门阀虎视眈眈,李世民为了避免唐朝陷入内忧外患中,率先领兵平定周边敌人。”

    “破薛举,浅水原之战平定陇西薛仁杲,铲除了唐朝来自西方的威胁。”

    “击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巩固唐朝的北方。”

    “在虎牢之战中,一举歼灭中原两大割据势力:河南王世充和河白窦建德集团,使唐朝取得了华北的统治权。”

    “后面更是重创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和山东的徐圆朗。”

    “自此李世民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战后班师返京时,受到长安军民的隆重欢迎。”

    “唐武德四年,封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万户。

    李渊又下诏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李世民因此开设文学馆,收揽四方彦士入馆备询顾问。”

    “此一战,彻底使得李世民势大,成为了李渊其余儿子眼里的肉中钉掌中刺。”

    “皇位之争,自古有之,在武德九年,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对李世民的猜忌日深,两派大臣之间互相倾轧。”

    “因为李世民提前收买了李建成东宫内的太监,知道李建成有可能会对他动手。”

    “于是乎,李世民便提前埋伏在玄武门袭杀太子李建成以及齐王李元吉两人,史称玄武门之变。”

    伴随着江源开启神级解说技能,直播间里面的观众好似声临其境那般。

    在他们的脑海中,缓缓出现了李世民因为功绩太高,遭受太子排挤的画面。

    “嘶…你们脑袋里出现画面没有,我光是听就想象出李二被太子李建成等人打压的画面了。”

    “我也一样!”

    “+1”

    “……”

    不管是现场的工作人员,还是直播间内的观众,当他们发现脑海中想象出来的画面,全都感到惊讶不已。

    嘉宾席上的唐风铁青着脸怒喝一声。

    “江源,就算李世民是因为功劳太大,只是太子李建成等人的忌惮。”

    “但他在位期间,内部内乱外有强悍敌人,年年大战导致了国力下降。”

    “这些都是逃避不了的事实!”

    “尤其是后面三次征高句丽,第一次无功而返,劳民伤财,第二次被围困在天山之下,第三次却被高句丽打得节节败退。”

    江源闻言,忍不住笑了起来。

    高句丽自古以来,就是华夏的属国,国主都只能称为王,而不是皇帝。

    国力弱小,土地狭长。

    根本不可能成为强大的国家。

    这也就导致了,高句丽想要扩张土地都极为困难。

    因为在高句丽外面,还有个更强大的国家。

    “谁说李世民被打得节节败退?”

    “从隋文帝杨坚开创隋朝以来,便对高句丽征讨过,尤其后面的杨广,更是对高句丽三次亲征,斩杀了数十万人,直接导致了高句丽换了国主!”

    “而后面的李世民在位时期,虽然三次征讨高句丽,打了整整五年时间!”

    “但他的军队,斩杀了十多万士兵,使得高句丽差点被灭国,最后高句丽国主不得不遣派儿子谢罪!”

    “使得高句丽半岛这个威胁,从他继位后逐渐没落下去。”

    “你说说,一个土地狭长,粮食稀少,人口发展缓慢的国家,怎么可能战胜兵多将广的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