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章、十万担军粮,打持久战的准备!【跪求鲜花打赏评价票】

    --

    那就是,苏乾或许根本就不是在武功城的时候,才向幽州要求粮草支援的!

    而是在刚刚出了幽州城,就已经开始让粮草队伍进行秘密支援!

    若是薛仁贵想问为什么!

    苏乾只能淡淡的说,这是一种预判!

    战争里,想要当好将军,那是很容易的。

    只要武力值够,反应机灵,那基本上就能当好将军了!

    但是想要当好统帅,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毕竟作为统帅,你就有了要统领全军的任务!

    你得学会预判!

    将军,可以向统帅汇报,然后一切军事活动,全都由统帅来拿主意!

    但统帅不行!

    统帅上面没人了!

    他必须要自行拿主意!

    这就使得统帅必须要学会预判!

    而预判又是相当重要的!

    统帅作出了预判,一个预判的错误,很可能就会造成全军覆没!

    所以,统帅的预判,决定了全军的安危!

    事关重大!

    不容马虎!

    得到了苏乾的回答后,薛仁贵便离开了!

    看着薛仁贵离开的背影,苏乾于黑暗中笑道,

    “李世民,等我粮草到了的时候,你肯定会震惊的!”

    ……

    当清晨里第一缕晨曦,照射在长安城的城墙上之时!

    天策神军们,开始渐渐起来了!

    这几日无事,又加上粮草不足了,所以薛仁贵都允许他们早上能多睡一会儿!

    否则,按照他们以往的作息,都是天不亮就要起床的!

    “薛将军,有马车来了!”

    “是我们幽州的旗号!”

    “是我们幽州的虎师啊!”

    “我看见了【粮】字号,是我们幽州的粮草大军!”

    天策神军们起来后,很快就听到了有马车行路的声音!

    再朝远处看去,就能看见硕大的“幽州虎师”的旗号!

    幽州,号称有百万幽州虎师。

    这可不是虚称!

    而是实数!

    确实有上百万的幽州虎师!

    幽州每年,都会从幽州本地和相连的六州地界,进行征兵!

    因为幽州和其余六州,都是地处荒凉地带,而幽州征兵所给出的条件也是极为丰厚的!

    这就使得每年参加征兵的人数极多!

    选择其中体能较好者,充入军营。

    进行选拔,选拔优秀者,为天策神军!

    选拔良好者,便是幽州虎师!

    选拔合格者,则是幽州守卫!

    士卒进入幽州当兵,苏乾又答应这些士卒可以将他们的家人也带来,

    瞬间很多士卒们就将他们的家人都给带到了幽州!

    幽州原本地处荒凉之带,人口不过五十万!

    但区区四年的时间里,苏乾利用这等征兵手段,就让人口暴增到五百万!

    提高了整整十倍!

    堪称壮举!

    五百万的人口,使得幽州城根本不够居住!

    苏乾又大兴土木!

    在幽州城外再建新城,使得幽州城有了三个城区,

    分别是:

    幽州主城、幽州新城、幽州郊区!

    幽州主城,居住人口达百万!

    幽州新城,居住人口达两百万!

    幽州郊区,居住人口达两百万!

    除此之外,每年,幽州还在以至少五十万人口的增速,在不断增加人口数量!

    幽州良好的生存环境,早就了一批敢战之士——虎师!

    薛仁贵从军帐内走出来,朝前看去。

    见那士卒们的行军步伐,仪容表态!

    很是欣喜!

    他知道,这确实是幽州虎师!

    “薛将军!”

    幽州虎师的统领叫做赵破虏!也是一员悍将!

    赵破虏幼年时,曾亲眼目睹父母被突厥人残忍杀害。

    所以成年后,他便以汉朝时的赵破虏为目标,期待着哪一天也能如他横杀匈奴一样的横杀突厥!

    “赵将军,一路辛苦。”

    薛仁贵看见赵破虏身后,满满的粮食马车,很是开怀!

    “薛将军,足有十万担粮食,保准你们军粮无忧!”

    赵破虏哈哈大笑!

    有天策神军递来水,赵破虏便痛饮了一番!

    “十万担粮食!!足够了,足够了!”

    薛仁贵大吃一惊!

    他原本以为最多也就万担粮食,可万万没想到居然是十万担粮食!!

    担!

    是古代的重量单位!

    一百斤为一担!

    一担粮食大概够一个人吃上四个月!

    十万担粮食就够十万人吃上四个月,就够三万人吃上至少一年的时间!

    薛仁贵暗暗惊叹道,“我的天啊!

    王爷这是要打持久战的准备了!

    十万担粮食,一年的时间!哈哈,李世民,我们就跟你耗在这里了!

    看谁能耗得过谁!”

    ————

    ps:题外话。再说下【石】。

    石,不是担。容量单位,而不是重量单位。

    各朝量米以百斗为准,十斗为一石。

    以宋为例,宋代度1市斤是640克。宋代1石合92.5宋斤。

    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内。”

    因此一石大米就有59200克,即59.2公斤。

    以清为例,清朝的一石米是150斤,而清朝的一斤约等于600克,这一石米差不多是90公斤。

    清朝的一百石容米就是18000斤,按每人每月标准定量30斤米计算,可以满足六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