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若是描影画形,不就知道是他们俩了吗。满城通缉,岂不相当于告诉全京城,和珅带着皇上逛窑子,争风吃醋打死了人!

    乾隆和和珅刚才一着急,喊的声音未免大了些,又是异口同声。文武百官不禁一怔,一脸疑惑的看着皇上和和珅。

    “咳咳!”

    知道自己刚才激动了,乾隆轻咳一声,掩饰尴尬,接着说道。

    “区区两个贼……呃,好吧,两个凶犯,哪用得着如此大动干戈、劳民伤财。”

    “皇上圣明。”

    刘墉憋着笑,心说一张通缉告示值几个钱,怎么就劳民伤财了,但他还得替乾隆兜着,接着说道。

    “既然如此,那微臣就回去安排人手,挨家挨户搜捕。”

    “对对!这个主意好!”

    乾隆一个劲点头,心说只要不画像,随便你怎么搜,还能搜到紫禁城不成。

    “皇上!”

    他们君臣都满意了,高斌傻眼了,伸手指着刘墉,一脸的痛心疾首。

    “等他挨家挨户搜捕,贼人早跑了,这分明是徇私舞弊啊!”

    “高爱卿,你治水虽然是把好手,但对捉拿人犯不怎么精通,朕也不怪你不通其中道理。”

    “皇上!老臣确实不通刑狱,但老臣知道,刘墉肯定提前通知了人犯,人犯提前躲起来,还到哪去抓。”

    “咳咳……”

    乾隆咳嗽两声,又有些尴尬,可不提前通知了吗,不就刚才告诉他的吗。

    “皇上,微臣冤枉啊。”

    刘墉一脸委屈,接着又转向高斌。

    “我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放走那杀人凶犯啊!”

    “必定是你收了贿赂!”

    “你怎么凭空污人清白!你去我府上搜,有一两银子来历不明,我都认收贿的罪!”

    “若不是收了贿赂,就是跟你沾亲带故!”

    “这个……”

    “皇上!您看,让老臣言中了!”

    见刘墉犹豫,高斌一脸激动,连忙对乾隆说道。

    “那两个凶犯,说不定就是刘墉的亲属!”

    “那得是什么亲属,当街杀人,我敢放他们啊?”

    刘墉看着高斌,好像在问他。

    “必定是至亲!”

    “我老父亲都七十多了,两个哥哥也已过世,还有什么至亲?”

    “你哥哥虽然死了,就没留下个儿子什么的吗。”

    高斌嘴角冷笑,接着一拍脑袋,这下破案了,一脸兴奋的转向乾隆。

    “皇上!那贼人,必定是他侄儿!”

    “你放肆!”

    一听这话,乾隆勃然大怒。

    正所谓子侄,侄儿和儿子同等,按高斌那话,他岂不成了刘墉的儿子!

    昨天被人骂娘,今天又给人当儿子,他这个皇帝也够憋屈的。

    “对!刘墉你放肆!”

    高斌一声冷喝,还以为是自己分析的有理,皇上呵斥刘墉呢。

    “我说你放肆!高斌!”

    乾隆一声怒喝,气的直拍龙椅。

    “你当朕的金殿是什么地方?由得你在此胡说八道!”

    “……老臣该死!老臣该死!”

    被点了名,高斌不禁愣住,接着回过神,连忙跪在地上,一个劲的磕头。

    刚才还看热闹的群臣,一看乾隆动怒,一个个连忙低下头,不再出声,生怕受到波及。

    “活该!”

    和珅瞥一眼高斌,一声轻哼。他是两个贼人之一,按照高斌的话,他也成刘墉的儿子了。

    刘墉微微低着头,使劲憋着笑,这高斌也够笨的。他故意设套,引他说这话,他还真就说了。

    实际上,刘墉确实够怀,引导高斌说贼人是他侄儿。但这也怨不得高斌笨,毕竟他哪知道,那两个贼人,就是乾隆和和珅啊!

    “高斌听旨!”

    乾隆脸色阴沉,一声冷喝说道。

    “高恒伤人害命,虽已伏法,但高斌作为其父,管教不严难辞其咎!现降为正二品,罚俸一年!”

    “臣高斌……接旨。”

    高斌到现在也不明白,乾隆为何对他忽然大发雷霆,但圣旨已下,没有办法,唯有苦着脸接旨。

    “刘墉听旨!”

    乾隆瞥一眼高斌,冷哼一声,接着又转向刘墉。

    “你不畏权贵,严明律法,升为从五品,任吏部员外郎。今年岳东旱灾严重,朝廷已拨下赈灾钱粮。你替朕去看看,你不是有尚方宝剑吗,可便宜行事。”

    “微臣领旨!”

    听完之后,刘墉上前领旨谢恩。

    “这是怎么回事?”

    “我怎么没看明白……”

    “我也不明白啊!”

    乾隆接连两道圣旨,一降一升,一个罚一个奖,文武百官面面相觑,这都把他们看糊涂了。

    高家死了两口人,一个儿子一个侄儿,高斌怎么反倒降了一级?

    刘墉先杀了皇上小舅子,接着又跑了贼人。不但没有责罚,怎么反倒升了一级?

    最重要的是,让刘墉去视察灾区,手持尚方宝剑,这可不就是代天巡狩吗!

    代天巡狩,这趟差事下来,只要别出大错,回京之后必定另有嘉奖!

    “这个罗锅不简单啊……”

    一时间,百官都看向刘墉,一个个心道,这是御前新宠啊!

    “赶紧打发走省心。”

    但其他人哪里知道,乾隆哪是喜欢刘墉,他实在是烦透了。故意把刘墉支到岳东,他好清静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