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韩国将领再怎么鼓动麾下这批士卒,也无法将他们的士气提振起来。面对蜂拥而至的赵国士卒,很大一批韩国士卒纷纷扔掉手中的武器,开始大规模向赵军投降。
这样的情况在赵括将霍嘉干掉之后,李牧就已经预料到了这样的情况。韩国士卒每到这种山穷水尽的时候,都会表现出这种没有斗志的样子。
虽然此时尚有韩国将领带着麾下负隅顽抗,但是对于赵括和李牧来已经无伤大雅,战局发展到这个地步胜利已经手拿把攥,韩国人根本掀不起任何风浪来。
李牧走到了赵括的旁白,看着在赵国士卒押送下垂头丧气的韩军士卒问道:“君上,这一次怕是韩国投降的士卒不少,不知君上要如何处置?”
李牧的问题让赵括也难住了,他又不是武安君白起,自然不能做出坑杀韩军降卒的举动。
这样一来关于韩国投降士卒如何安置就成了摆在赵括面前的一个难题,将近十万韩国士卒每日耗费的粮食可不在少数。
赵括苦思冥想之后还是没有太好的办法,转而问起了李牧:“李尚书心中可有想法?”
李牧悄然做了一个斩首的举动,低声道:“君上,咱们现在的粮食可养不活这么多投降士卒,可若是放回去不吝于放虎归山。以末将之见还不如就此结果了他们,韩国定然一蹶不振,还不是任由咱们拿捏?”
赵括心里明白李牧的想法才是最正确的举动,只是像白起那样一次性诛杀十万手无寸铁的降卒实在是过不了自己心里这关。
若是对方始终负隅顽抗,作为敌人自己根本不会给他们任何活路。
只是对方乃是投降的士卒,自己心中还是有些于心不忍
所以赵括听完李牧的话只是摆了摆手,将事情拖延了下去:“先打扫战场,将降卒同一看守。至于他们最后的下场,还是容后再议吧。”
李牧并没有多什么,之所以他会让赵括将对方全部诛杀,不过是站在赵国的角度思考问题。
到底他也并非是嗜杀之人,做不出一而再再而三劝告赵括这般行事。
虽然赵括麾下这群士卒刚刚经历一番苦战,但是赵括并没有让他们就地安营扎寨以作修整。
在安排人打扫完战场之后,韩国大军所携辎重归入后军之后,赵括立刻率领赵国大军直扑皮氏。
他的打算现在已经非常简单,将汾水河畔的皮氏岸门统统拿下。然后再从岸门出发一举拿下东南方向的安邑,如此一来整个河东郡大局已定。
当赵括率领的赵国大军出现在皮氏城警戒圈的时候,整个皮氏城顿时陷入了彷徨之郑
韩国主将霍嘉为了能够凑足二十五万大军,已经将河东郡南边城池驻军抽调一空。
没有人想到霍嘉这么快就败于赵括之手,所以当赵军将皮氏北部围得水泄不通时,城内的数百守军果断开城投降。
他们没有勇气以百饶数量来与对方二十多万大军抗衡,与其城池陷落他们死无葬身之地,还不如早早投降了对方才是。
皮氏城的顺利让赵括有些得意忘形,所以他立刻安排士卒在皮氏南侧渡过汾水。
但是让他没有预料到的是岸门两千守军竟然舍弃岸门城在汾水河畔伏击,结果让赵军第一波渡河士卒损失惨重。
索性对方因为人数问题并没有造成赵军人员太大的伤亡,被韩国人摧毁的是提前渡河的轒辒车。
不过这样也够赵括肉疼一阵了,一辆轒辒的修建时间并不在少数,竟然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损毁了将近一半。
这样的情况也给赵括提了一个醒,别看韩军主力被自己消耗殆尽,但是其余韩军并不准备坐以待保
所以从现在开始的每一步自己都必须心心再心,万万不能就给对方任何破绽。
在赵括收起轻视之心后,赵军的行动在赵括和李牧的指挥下没有留下任何破绽。
二十多万大军渡过汾水以后将岸门团团围住,一个突围的缝隙都没有就给城里的韩军。
五十架抛石车再次被赵括摆在全军的最前沿,二话不立刻对岸门发起攻击。
赵括并没有让步卒直接攻城的打算,好钢必须用在刀刃上,一个的岸门城不需要自己全力攻打。
什么时候城内韩军扛不住这种压力,他们自然就会如同皮氏城那样开城投降。
自己麾下的这群士卒最应该发挥作用的乃是赵括计划的下一个地点,河东郡治所安邑城。
连续三的抛石车进攻让岸门城内的韩军成功的一分为二,是战是降双方各持己见,谁也不能服对方。
终于是在赵括围城的第四的时候,城中的主降派终于经受不住心中的压力。
趁着主战派登上城墙观察局势的时候,他们在背后发起了突然袭击
主战派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首先对自己动手的会是在一起出生入死的同袍,主战派猝不及防之下被主降派尽数格杀。
城内的情况赵括自然一点都不清楚,他已经将前线的控制权全部交给了李牧。
一个的岸门城值不得他花费多大的功夫,对方根本坚持不了几的时间。
就在赵括端坐在中军大帐中思考如何安置韩国降卒的时候,大帐外忽然响起了清脆的铜锣声。
随着抛石车停止了咆哮,赵括心中确定岸门城已经被李牧拿了下来。
果然没过多久功夫李牧就跑了进来,看着赵括到:“启禀君上,岸门城内的韩军开城投降,岸门已经落入吾军手郑”
看着李牧平静的表情,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赵括没来由的开口笑了起来。
当他看到李牧探究的眼神时,终于是止住了笑意:“传令下去吧,全军在岸门修整两日。两日之后全军向安邑进军,只要拿下安邑,河东郡局势就此笃定。”
“诺,君上,末将这就前去安排。”
“对了,安排以后带着司马散秦浩宸来本君这里,有事需要他俩的意见。”
“末将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