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电视台门口,保卫很严格,外来车辆不得进入。所有人都要下车,一个一个出示证件,然后排队进入电视台的大院。
一通折腾,终于走进电视台大院的程清歌突然感慨,这电视台果然是财大气粗,就连院子都修得比足球场还要大,从大门入口处走到大楼,居然足足走了十来分钟。
厦门的天气本来就热,又是暑期,大家边走边说,每天光走进电视台的大楼就要被晒晕了。
进了大楼,一股清凉扑面而来,楼里的冷气倒是给的很足,刚要松口气,又是一通安检查证,总算进了电梯。
他们所有人都被带到一个会议室,然后有个人通知他们稍等。
没想到一坐居然又是半个小时。就连带队老师都开始无聊的跟大伙聊天了,突然急匆匆走进来一个矮胖男子,虽然看起来岁数不大,可是头发却没了不少。
这位男士进来看了看大家,然后说:“不好意思,让大家久等了。市政府临时有发布会,韩主任亲自上阵去盯着了,估计一时半会也结束不了,所以他安排我来接待你们。”
听到这,底下的同学便窃窃私语:“哎呀,原来超帅的韩师兄今天不来了……”
那位男士咳了两声,等大家安静下来,继续说:“我叫孙辉,是新闻部分管记者组的副主任。这次实习所有的同学都会分配我们新闻部的记者组,所以,以后你们都是直接归我管理。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找我,我的电话号码是……”
听到这,程清歌赶紧拿笔在小本上记下了这个重要的电话号码。看来今后见到那个韩师兄的机会也不一定有多少,这个孙主任才是正经跟他们打交道的啊。
大概是因为在新闻行业做了太久,节奏太快的缘故,这位孙主任说话的时候,语速超级快。不一会他就已经开始给大家分配工作了。
女生们一律被划入记者组,分配给记者老师带着实习。而男生们却要先自愿选择实习记者还是摄像。一想到这大热天的,摄像老师每天要扛着个机器在幕后,又累又辛苦,大家一个个的还是选择去学习如何行使无冕之王的权利比较多。
不过也有例外,师宁就是其中一个。他居然主动选择了去摄像组。这波操作着实让程清歌有些看不明白。按理说,师宁家庭条件那么好,平日里肯定是娇生惯养型的,他去实习当摄像,能吃得了那个苦吗?再说了,他来这不是一直强调,实习不是目的吗?选岗位为什么会选择了又苦又累的摄像呢?
不过,程清歌的疑问还没有持续几分钟,马上就有了答案,原来按照安排,实习摄像是可以自愿选择和一位实习记者组成一组,共同跟一名记者老师的。
师宁自然选择了跟程清歌一组,然后他们两个人就被打包分配给了一位叫孟薇的记者老师。
散会以后,大家各自开始联系自己的实习老师,程清歌和师宁打通了那个孟薇的电话号码,对面传来甜甜的女声。
程清歌刚喊了一声孟老师,还没说话,这位孟老师就说:“哦,是新来的实习生吧?我马上要出去拍热线,你们到一楼技办门口等我吧。咱们马上出发。”说完,话音还没落,电话就给挂了。
程清歌举着电话一头雾水地看着师宁:“这还真让咱给猜中了啊,今天刚来就有活……话说,她刚刚说见面的“技办”是个什么地方?”
师宁也摇摇头,说:“不知道,但她说的一楼我听懂了。咱们不行就去一楼问问吧?也许保安能知道。”
两个人合计了一下,赶紧按了电梯。
到了一楼,四周环顾一下,发现大厅旁边靠近大门的位置有个屋子,似乎很热闹,总有人进进出出。师宁从远处观望了一会,就把程清歌给拉了过去。
大门口写着“技术办公室”五个大字。程清歌还有点蒙,师宁指着门牌说:“这不就是技办吗?”程清歌看了看也笑了,原来“技办”就是技术办公室的简称啊。再看里面一排排跟货架似的都是柜子,有人从里面取摄像机等各种设备出来,登记然后出发去采访。
程清歌正看着新鲜,突然先闻到一阵香喷喷的香水味道,然后就听到刚刚电话里的那个甜甜的女声。顺着声音望过去,一个打扮时髦的女记者正笑着走进来,跟门口登记的人打着招呼。
程清歌拉了拉师宁,师宁也朝她点点头。于是两人上前去,毕恭毕敬地问:“请问,您是孟老师吗?”
那位漂亮的女记者迅速拿眼睛打量了他们两个,然后不置可否,笑着反问:“你们就是新来的实习生?”
程清歌和师宁认真地点着头。
那女记者又笑着说:“唉,这你们这些小孩子们想不开,干点什么不好啊,来当记者,可辛苦的嘞!”
正聊着,旁边又走过来一位老师拎着机器,面无表情地到登记处扫码借出了机器。
那女记者赶紧跟了过去:“走吧,咱们得抓紧点,据说是跑水了。”
一转眼四个人都挤进了一辆采访车,加上司机,满满的五个人。
摄像大哥没说话,默默地抱着机器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
程清歌和师宁跟那个孟薇老师挤在了后排。程清歌夹在中间,为了不挤到别人,屁股只占了一丁点地方。师宁倒是关心地拉了拉她,示意她可以再多坐一点,程清歌摇了摇头,小声说了句没事。
那孟薇老师用古怪的眼光看了看他俩,然后笑笑没说话。
路上聊天,程清歌得知,他们跟着的孟薇老师所在的是热线选题组。所谓热线选题,就是对观众有个公开的热线电话,根据观众们提供的线索、反映的问题,记者们出去帮忙解决。
用孟薇老师的话说,热线记者每天都是赶场一样,节目都是当天拍当天发,制作的都是新闻快餐,但是因为多多少少能给老百姓解决点问题,所以节目在当地的口碑还是不错的。只不过就是记者很辛苦。
具体怎么辛苦,孟老师说,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车子开出来没多久就一路堵堵堵。采访车又小、空调也不给力,被挤在中间的程清歌感觉自己就快要晕车了。这时候旁边的孟老师像是变魔术一样从背包里掏出一个电动小风扇来,递给程清歌吹了吹。这一阵风吹过来,程清歌瞬间感觉好受了许多。
不一会,孟老师还从那个大大的包包里变出防晒霜、补水喷雾,太阳镜、冰袖、遮阳伞之类的东西来,最重要的居然还有一瓶冰的矿泉水。用她的话说,记者出门就要随时背着装备,就像蜗牛背着壳走到哪儿就住到哪儿。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就被派到哪里去采访了,也许突发的情况能让你好几天都回不了家,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又堵了好一会,孟薇看了看时间,说了声:“来不及了,咱们下车走”。然后她就把司机一个人扔在堵车的车流里,带着摄像和他们两个实习生,步行前进。师宁中途跑过去帮摄像老师拿机器,却被拒绝了。程清歌想,大概是怕新手一个不小心把机器给摔了,到时候怕是赔不起那些比人还值钱的设备。
孟薇在前面一路走得飞快,程清歌都觉得自己快要跟不上了,突然远远地看到,马路中间居然出现了一个一米多高的喷泉正在喷着水,处理跑水的工作人员已经到了现场,占据了两条车道,只剩下旁边一条能勉强通行。这也恰恰就是导致他们刚刚堵车的原因。
见到这状况,程清歌和师宁都有些愣住了。孟薇和摄像老师却突然都进入了状态,两人居然也不顾脚底下的积水,就直接朝那个路边巨型喷泉跑了过去。冲到现场,摄像老师架起机器,孟薇拿了话筒就开始录了一段现场感极强的“在现场”。
看着老师冲进了积水里,程清歌和师宁对了一下眼神,也硬着头皮跟了上去。程清歌一边淌水一边在为自己新买的小白鞋默哀。
而孟薇却早就脱掉了高跟鞋扔在路边,赤着脚站在水里做着采访。程清歌全程都看愣了。
去的路上堵车大概堵了将近一个小时,可是整个采访任务,孟薇用了不到半小时就都搞定了。这时候,工作人员也已经关闭了阀门,喷泉没有了,漏水的漏点也查到了。孟薇这才回到路边,从大包里又掏出各种湿巾纸巾清理着自己的脚和腿,迅速穿上了高跟鞋。她看着程清歌和师宁两人看呆了的眼神,似乎早就预料到了,无奈地笑了笑。
这边,摄像大哥的活还没结束,他继续拍摄着后续清理现场的画面。孟薇就随便坐在了一旁开始拿手机写稿。
程清歌和师宁见到这工作效率,实在是没办法插上嘴,就只好乖乖待在一旁看着。
回去的路上,孟薇就开始联系节目的编辑,把稿子和刚刚录的那一段“在现场”用手机传了回去。
回到电视台,他们一路跟着孟薇匆匆忙忙赶到机房,这时候编辑已经告诉她稿子审过,配音配好,就等着她拍回来的画面了。
孟薇又是一阵操作猛如虎,没有半个小时,两条节目成片,一个跑水现场,一个后续排险维修完毕,全都编辑好,等着上播出线了。
程清歌和师宁两个人就一直在孟薇身后像是两个保镖一样看着,真的都快看傻了。程清歌心里想,这工作状态,要是天天这样,岂不是吐血的节奏。她突然回想起刚刚见到孟薇听她说的第一句话,“好好的孩子们怎么想不开来干新闻呢?”似乎已经懂了话里的意思。
孟薇看了看他们两个人,笑着说:“今天的工作到此结束了。没办法节奏太快,我实在没有时间教你们该做些什么和怎么做,你们只有先看着,然后回去消化一下。咱们明天再见吧?”
说完,孟薇雷厉风行地一个转身,人已经拎着包走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