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玄玉让杜包春他们继续联系各个道团组,让他们在九九重阳节之前赶到鸿洲渭南。
肯定有人好奇啊,这徐玄玉让第一次丐门主要人物聚首,定在鸿洲渭南干什么啊?
原因也有不少,最主要的有三个。一个是选这个鸿洲,距离长安不远,从武周的疆域来说,这个位置也算是国之中心腹地,各个道团组的人过来,困难度都差不多,也算是公平。
其次,华山就在渭南,而法家法堂也就设在华山。
车渠答应了雷云天,说把徐玄玉未尽之事干完就去法家法堂报道,他这个法家法子总要归位。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徐玄玉自然要陪车渠走这一遭。
第三点,距离九九重阳节,时间还挺宽裕的,徐玄玉还想再次去一趟长安。上次是被罗门长安分舵逼得连长安城门都没有进,灰溜溜地走了,这次徐玄玉决定怎么也得进去玩玩。
至于说时间定在九九重阳节,是因为徐玄玉要做个试验。
只有试验成功了,丐门才有更好发展的前景。
任何家门发展,最重要的是什么?
钱!
有了钱,什么都好办!
罗门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就是因为武姒有钱有势啊,武家堪称天下最富的家族,武姒又有武曌和武延基的支持,完全不缺钱。
丐门要想发展成天下第一门,靠乞讨?那不是个笑话?虽然这个时代的乞丐其实过得不错,毕竟太平盛世大家都有钱了,施舍点给乞丐没什么,有组织有纪律的丐门,鲜少有饿死人。
但是,想说有什么发展,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门首……噢,向少侠……不对,是徐少侠……”杜包春非常尴尬地挠头道,“徐少侠,不好意思,我实在没有适应过来你的身份。”
“没关系。”徐玄玉无所谓笑了下,“称谓只是代号而已……这就是你们各地丐团的资产?”
陇右道所有的丐团之中,目前存款最多的是西州丐团,有三十多贯钱,从周小小的表情来看,这已经是很有钱的状态了。
如果是一户人家,有这么几十贯钱,也不错了。
但问题是,西州丐团有几百号人啊,这点钱……光吃饭都坚持不了多久。
“我们确实穷啊。有点钱,也就是大家分润分润稍微过好点的日子,每次想着说攒点钱置办个房产,都会被兄弟们笑话啊,这乞丐活成了富人模样,那不是笑话?”
“我能理解!”徐玄玉微笑,“会成为乞丐的,大都没有学识,也没有太多特长,更不会想着攒钱做什么产业,搞什么买卖。而且自我否定的认知,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是呀,但凡有点能耐的,也不至于来当乞丐啊,都是些老弱病残,还有就是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主。”周小小也嘟哝道,“有些家伙,连讨饭都要踹了屁股才去,都不怕饿,你说能有脾气么?”
徐玄玉依然微笑:“确实没脾气,不过没本事,可以学本事,没能力,可以涨能力。先不说好吃懒做的人,这种我是最讨厌的。就说老弱病残和游手好闲的人,我相信他们内心深处,都是希望自己能过上好日子的吧?”
“这是当然,谁不想过点好日子?”
“嗯,老幼病残是没有生存能力,游手好闲者也只是想做点轻松些的事。”徐玄玉轻笑,“人只要不真的自我设限,看到希望做一些改变,就会完全不一样。而这些事,一旦有了优良的制度,让大家能体会到点成长带来的收获,其实会有变化的。”
杜包春和周小小他们面面相觑,都不理解徐玄玉的说法。
程普说道:“徐少侠,你说的道理感觉是那么回事,但我们真不知道怎么改变这些人,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才能过更好的日子。”
杜包春也轻叹道:“是啊,我们说是丐门,确实也没什么组织力,顶多就是管控着这些人,排挤一下不加入丐门的乞丐,抢占一点有利的乞讨位置,讨得钱多日子过好点,讨得钱少就过差点。”
徐玄玉轻笑:“我知道,要是你们能解决,何须我出现?”
“那是,我们定当以徐少侠马首是瞻!”周小小咧嘴笑着。
“不错啊,还懂得用成语了啊。”徐玄玉朝周小小竖起大拇指。
“多谢徐少侠的鼓励和赠书,这些天我一没事,拿出来学,路上还碰到了几个热心的读书人……嘿嘿……”周小小挠着头,他的腰后有些鼓囊,里面就插着徐玄玉赠给他的一本书。
虽说周小小他们没有念过书,但是十几二十年的混迹江湖,还是认得一点字,一旦有好学的精神,有人引领一下,有书看,这人的求知欲,会让人成长很快。
“这是好情况,杜包春、程普,你们都应该像周胖学习,知识改变命运。”徐玄玉觉得自己,在这一刻像极了后世敦敦教诲学生的小学老师。
杜包春和程普他们纷纷点头道:“是,门首。”
“我会抽时间整理下更好的启蒙学资料,定下一个基本标准。以后但凡入丐门,不管老幼,认字和算学这两门基础的学识都要掌握,才能算内门门徒,否则只是外门门徒。而外门门徒除了日常乞讨和情报任务外,会有专门教学的教爱上书屋习标准的就滚。”
“啊?”几个团头都一脸错愕,丐门的未来,这么牛叉么?
按照这个来,他们是不是当门徒都不够格啊?
徐玄玉轻笑:“你们不要慌,这个是以后,你们还有的是时间学习呢,大家老本行不要忘,我给你们的《心乞经》可有熟读背牢?”
“有,那个实在是太厉害了。”周小小眼睛发光,“我西州是学得最快的,趁着这段时间还有些江湖豪客在这边,大家或是扮成残疾,一个比一个惨,或者唱着各种走调的胡曲,跳着走形的胡舞,但乞讨的钱是寻常的数倍啊。要不然我们的余钱哪有三十多贯啊?”
“对对对……徐少侠的《心乞经》简直是绝了!”杜包春惊叹道,“尤其是编撰故事求助的那种,来钱太快了啊,只可惜不能经常用,打一枪得换一个地方,但等我们丐门成立之后,这种方式可以游乞啊,到那个时候,各地丐门分团这收入绝对是蹭蹭地上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