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知道这一刻究竟发生了什么,只是所有人都本能的察觉到了某种不可名状的事物带来的巨大威压。
想到危险传来的位置就在曹操的府邸中心,想到李易还在那里,很多人下意识的就要冲进去护卫李易,可是,即便悍勇如典韦许褚,此刻竟然连一步都迈不开,整个人就仿佛被定在了地上一般,丝毫动弹不得。
也有人想大声呼喊,想召集兵马,然而,周遭数千士兵比他们还要不堪,那种无形的威压已经让许多士兵情不自禁的跪伏在地,能保持站立的,少之又少。
就在有些人承受不住,几乎快要窒息的时候,忽然,那种盘踞在众人身上的威压骤然散去,只是还不等众人松口气,就听前方猛的传来一声闷雷般的炸响,然后一道金光自曹操的府邸中冲天而起,直入苍穹。
因为是黑夜,这乍现的金光让众人的双目刺痛,忍不住闭上眼睛,等他们回过神,再度仰头看去,所有人都情不自禁的张大了嘴巴。
只见云层之中,一条百丈金龙正穿梭游走,时隐时现,忽而远遁东北,忽而流连西南,仿若闲庭信步,潇洒恣意,但一举一动之间又似有山岳之势,叫人不敢有分毫不敬。
在众人的仰望中,也不知过了多久,那金龙似是玩闹尽兴,也似乎是终于想起了他脚下的这些小人,龙首微倾,龙眼散发的淡淡金光也与众人的视线交汇,然后龙口微微张开,露出一道缝隙,那原本充满堂皇之气的龙首上似乎也多了一抹笑意,但不待众人看真切,金龙倏的飞驰而下,落入了那处府邸,而周遭的一切一切也都恢复安静,就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
可是,不管是李易的文武也好,还是那些士兵也罢,依旧无一人敢有分毫动作,虽然金龙已经消失,可残存的威压却依旧牢牢的占据着他们的心神。
良久,典韦最先有了反应,艰难的迈动双腿,他想要进去看看,李易还在里面,他真的是不放心,但典韦刚刚迈出一步,蒯越就死死的拉住了他。
这位平素素来淡定的军师,此刻却是激动的脸色通红,眼睛死死的看着院落的大门,一边牙齿打颤,一边却又坚定无比的说道:“不,不能进去,主公在里面,所有人都不能进去!”
典韦依旧不放心,正要开口,却听黑暗中一道脚步声由远及近,缓缓传来,所有人都顺着声音看去,很快,李易便出现在了门口。
李易还是李易,容貌未变,衣衫未变,相较平时,身上只是多了些酒气,可是,当众人看着李易的时候,心中却是情不自禁的生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敬畏。
虽然李易的威望一直都很高,可从来都不像此时这般,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要顶礼膜拜。
忽然,蒯越扑倒在地,高举着双手,几乎是以呐喊的方式,颤抖着,激动无比的,大声喊道:“吾皇,万岁!”
这一声“吾皇”就像是打开了某一个开关,下一刻,在场几千人齐齐拜倒在地,大声喊道:“吾皇,万岁!”
“吾皇,万岁!”
“吾皇,万岁!”
……
听着耳边不断的呼喊,李易没有做任何的推辞,坦然接受。
刚刚,在最后的时刻,曹操说他今生有两件憾事。
其一,没能与刘备煮酒论英雄。
其二,没能与一位真英雄携手共事,无法看到今后的大汉河山,到底是怎样的锦绣模样。
曹操口中的真英雄是谁,自然不言而喻。
然后,曹操又请求李易一件事情,不是照顾他的儿女或者旧部,而是劝李易当断则断,大事之前切莫不可犹豫。
李易回头往身后看了一眼,嘴唇无声的动了动,随后转过头来,伸手轻轻一压,众人立刻禁声。
深吸口气,李易下令道:“张辽何在!”
张良赶忙上前,大声道:“末将在!”
“三日后,你领兵五万,北上幽州,助公孙瓒平乱,然后派人护送公孙瓒入朝听用!”
“喏!”
“魏延,领兵三万入并州,与李傕韩遂合兵一处,剿灭高干残部,然后让李傕韩遂二人来我帐前听用!”
“喏!”
“虞翻,我手书一封,你入川拜会刘璋,明年二月之前,我要在长安为刘璋封侯!”
“喏!”
“徐晃,准备十万精兵,随时准备随我赴长安护卫天子……”
……
金龙翱翔九天,此景并非只有邺城一地可见,北至幽州,南自交州,但凡华夏子民生息之地,皆有人目睹金龙姿态。
有人以为金龙自北方而起,与李易北伐呼应,乃是吉兆,寓意大胜,当为李易庆贺。
有人认为金龙当属长安天子,寓意大汉中兴。
还有人认为,袁绍在北,金龙是为袁绍而生……
对于金龙一事众说纷纭,直到李易一日破邺城,诛敌十万,袁绍败亡的消息传开之后,世人终于确定,金龙吉兆,是站在李易那边的。
之后接连不断的捷报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
十一月底月。
张辽过易水,易水北岸“乱民”直接归附,张辽不发一箭,收服易水北岸大半土地。
公孙瓒不愿入朝,与张辽交战,三战三败,最终被俘,但李易念公孙瓒多年戍边保民有功,免其罪责,封渔阳侯,永居长安。
同一时间,魏延领兵入并州,并州高干得知袁绍身死,自知抵抗无望,在魏延达到当日主动请降,并州平定。
然后,李傕韩遂奔赴邺城,面见李易,李易以二人为左右先锋,亲率十万大军,奔赴长安,向天子报捷。
李易行至河内,长安董承,王允,王子服,吴硕等人认为当今天子得位不正,密谋叛乱弑君,意图扶持所谓弘农王遗腹子上位称帝。
因为事发突然,长安守将郭汜不敌,无奈退出长安,直到徐晃援兵赶至,这才重回长安剿灭叛军,然而为时已晚,城中竟有万余人死于董承王允叛乱,六百石以上官员十不存一。
李易得知后大怒,勒令郭汜闭门思过,罚俸半年。
十二月底,李易大军进驻长安,拜谒天子,天子以李易多年为国奔波,征讨平叛无数,劳苦功高,而天子枉居帝位,不仅无寸许之功,反而无力政务,使天下战事不断,民不聊生,自觉有愧列祖列宗,有愧黎民百姓,故而天子下旨禅位于李易,请李易登帝位。
李易辞不敢受,天子二让,李易依旧不受。
一月中旬,交州士燮入长安进谏,天子见士燮年长,便以禅让之事请教,士燮认为李易可为天下之主,于是天子三让,但李易再辞,还是不受。
一月底,刘璋入长安,天子以刘璋为使,对李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再度以天子之位相让,李易万般无奈,终于应允。
是日,满朝文武山呼万岁,有人请教李易新朝国号年号为何,李易却道:“我李易身为汉臣,为汉家百姓辛劳乃是理所应当,些许微末之功却被天子错爱,以帝位相让,已是万分惶恐,若再动大汉国祚,唯有一死以谢天下!”
朝堂文武只能作罢。
二月二,汉帝正式禅让,李易登基称帝,定都长安,并昭告天下!
李易以伏寿为东宫皇后,西宫皇后空缺,其余女眷,李易为表多年濡沫之情,无论出身高低,皆为贵人。
汉帝久居宫中,虽然无力平复乱世,但天下之乱,却非汉帝之过,李易怜其善念,授安乐公之位,永居长安。
张辽、徐晃、郭嘉、典韦、贾诩、黄忠、蒯越、蒯良、荀攸、蔡瑁、魏延等等三十余人,追随李易多年,或守土一方,或来往征战,劳苦功高,皆封万户侯!
其余李易旧部,亦有大小封赏。
李傕郭汜二人,以功劳计皆为万户侯,但二人坚决不受,李易无奈,各削其九百户,仅在万户侯之下。
大封群臣之后,有人重提国号之事,认为李易功绩不逊于饶舜,当立新朝,如此方能真正开创万世基业。
李易依旧不允,并亲天下:
王朝之事虽大,却不及民族万一!
不改大汉国号,是让天下百姓不忘根基!
不设帝王年号,纪年以大汉元年为始,是让天下百姓牢记汉家骨血,不忘延续华夏传承之重任!
如此,纵使江山更迭,汉魂永远不灭!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