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换成裨将邓值,或其余一众领军校尉。
定会接上此话,回以几句。
然可惜的是,此刻站在他面前的,却是明克敌麾下的一众将士。
众人此刻皆都心忧尚在城内的明克敌的安全,又何来这个心情,跟他过多废话。
羌魁面色冷漠,立于人群最前,手中长枪猛然前指,大声喝道:“众将士,攻!”
“风!”
“大风!”
数千士卒高声呼喝,随即纷纷扬起长剑,冲杀而去。
羌魁一马当先,冲入敌军之中,手中长枪朝着对方将领直刺而去。
而赵军将领未曾料到,对方竟如此直接,慌乱之间,赶忙举起长剑抵挡,却被羌魁长枪一甩,直接拍飞而出。
“刷!”
枪尖颤动,在雨中划过一条白色亮光,随即直直没入对方的胸口之中。
“噗!”
赵军将领喷出一口鲜血,接着探手,死死攥住胸前枪身,睚眦欲裂,死死瞪着前方羌魁,咬牙问道:“尔等,可为秦军?!”
羌魁抹了一把溅入面上的温热血迹,冷声回道:“秦军校尉,明克敌部,军侯羌魁!”
说罢,羌魁手掌扭动,猛然拔出长枪,随即一脚将已经咽气的赵国将领踹了出去,大声喝道:“众将士,速速与我诛尽敌军,杀入城内,护卫大人!”
“喏!”
“杀!杀!杀!”
一众秦军怒声大吼,气势瞬时更强三分。
随之一拥而上,奋力冲阵,将千余赵兵,瞬时淹没。
……
城内。
郡尉携属官尉丞,与一众军职,在百余士卒的护卫下,正匆匆赶往府衙议事。
然刚至府门之前,众人却尽皆发现,有所不对。
府衙内灯火通明,却无一丝声响传出,而大门紧闭,亦是无有一人把守。
忽然,一名军职鼻翼微微抖动,随即脸色瞬时变的凝重,转头看向郡尉,抱拳说道:“大人,末将闻到了一丝血腥之味!”
连绵大雨,竟亦未将鲜血冲刷干净,仍有味道传出。
其内该有多少死人,才会如此?!
郡尉瞳孔骤然一缩,赶忙挥手,大喝下令道:“来人,速将此门打开!”
“砰!”
士卒上前,一脚将门踹开。
下一刻,映入其眼帘之景,乃是院中满地尸首,皆为残缺,自门后,延绵至向议事大厅。
“嘶~~!”
众人瞬时满脸骇然,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郡尉亦是面色呆滞,而短暂愣神之后,却是神情大变,焦急喝道:“郡守大人还在此处,快快与我入内查看!”
他亦不知郡守早已被枭首而亡,还以为其已至议事厅内,待他与一众官员,一起议事。
心中焦虑之下,亦顾不得许多,赶忙率领着一众军职,与百名士卒,踩着满地的尸体,冲了进去。
议事厅内,灯火通明。
众人刚至门前,还未进入,便见到一人,正盘膝坐于对面主位桌案之前,手握酒盏,自斟自饮。
正是早他等一步来此的明克敌。
明克敌看着门前众人,一口将酒水饮尽,摸了摸嘴巴,随后直接起身,出声问道:“敢问来者,可是此城郡尉?!”
郡尉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看着明克敌,沉声问道:“本官正是平阳郡尉,尔亦又是何人?”
明克敌弯腰,将一旁凤翅镏金镋拎起,漠然回道:“秦军!”
郡尉神色一变,急吼吼的问道:“郡守大人何在?!其余一众官员何在?!”
明克敌未有说话,而是伸手朝厅内,其视线未能触及的角落指了一下。
郡尉面目铁青,还未来得及踏入门内,便被一旁众人给拦了下来。
一名军职神情凝重,沉声说道:“大人莫要入内,小心有诈,让末将进去一观便可!”
说罢,军职直接抽出腰间长剑,一步踏入门中。
然下一刻,其目光扫至厅内之后,面色却瞬间惨白了起来。
回身看向郡守等人,声音颤抖的说道:“大,大人,全,全死了!”
“什么?!”
郡尉大骇,亦顾不得许多,直接冲入厅内,向明克敌所指之处望了过去。
郡丞,监御史,卒史,狱掾,令史,文无害,主簿等一众城内官员,尽皆在此。
然却均已浑身血迹,伏身在地,没了气息。
郡尉瞬时面上血色尽去,头晕目眩,摇摇欲坠。
“大人!”
一旁军职见此,急忙伸手将其扶住。
“呼~呼~呼~!”
郡尉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双目赤红,望着明克敌的眼神几欲吃人,咬牙说道:“传我令,速将此贼拿下,枭去四肢,悬挂于厅门之上,以祭诸位大人!”
“喏!”
军职抱拳应命,随后长剑直指,大喝道:“众将士听命,拿下此人,务必活捉!”
“喏!”
一众将士轰然应诺,随即长矛挺起,拔剑出鞘,便准备冲至厅内。
然而就在此时,明克敌亦横起凤翅镏金镋,指向身前众人,高声喝道:“弩箭,攻!”
“嘣嘣嘣!”
弩弦震颤,声响嗡鸣。
下一刻,如雨般密集的箭雨,自房顶倾覆而下,落于赵军人群之中。
只一瞬间,百余赵军便倒下大半。
一众军职,亦是死伤惨重。
而紧随其后,一道道身影自屋顶跃下,将所剩之人团团围住。
“不好,有埋伏!”
厅内军职见此,赶忙横剑将郡尉挡至身后,急声喝道:“众将士,速速与我掩护大人离去!”
“喏!”
军令一出,数十赵军立刻调转方向,冲着秦军冲杀过去,欲要突围而出。
(之前已经有读者大大问过了,今天又有人问了一遍,所以作者在这里统一解释一下吧。我确实查过战国至秦汉时期,军队的冲锋口号。不过这种资料记载的不多,而且各式各样的说法都有,有说喊“斗”,还有说喊“攻”,最不靠谱的一个,说应该呼“怒”,我也是几番对比之后,才选了“风”和“大风”用作秦军的冲锋之号!)
(一来,是因为好听,二来,则是顺口,三来,也是我所查的资料里面,记载的最多的。风,在当时,有类似与“胜”的意思,风,就是胜,大风,亦是大胜!再参考一下当时秦国所处之地的口音,这个应该就不算太难理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