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五十八章科学狂魔司马牛顿

    司马懿近视度数暴增。

    毕竟。

    这时代。

    只有蜡烛。

    这种光线之下。

    整天长时间熬夜伏案,盯着数学公式、符号看,不视力暴跌才怪。

    好在。

    与伟大的科学成就相比。

    只是付出一点微不足道的视力又有什么关系?

    科学能解决一切问题。

    一副眼镜。

    就能搞定视力下降问题。

    这让司马懿更加坚信科学力量的伟大。

    司马懿或许算不得权倾天下的大人物,但是如今已经正式升任格物报主编、许

    昌格物研究员院长。

    前主编诸葛亮负责公务越来越多,没时间打理格物报,而本身也不擅理论研究

    ,更擅长工科创新,与黄月英的职能重叠。

    所以。

    在淮南之战前。

    他就卸任主编-职。

    让更适合这个位置司马懿上位。

    至于诸葛亮只保留了荣誉主编的身份。

    司马懿生活变得非常单调、深居简出、两点一线。

    上班时间在格物报编辑部,审阅下属编辑递交的稿件,大量吸收各种前沿尖端

    见解与理论。

    下班以后司马懿到许昌格物院的总部,开始疯狂演算各种公式、研究自己感兴

    趣的理论。

    许昌格物院。

    不再是一个小学派。

    许昌学界逐渐出现文派、理派,文派学者主要研究儒家经学、地理历史、人文

    策论,理派学者则研究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工学等。

    曹旭设置两院。

    文派学生通过科考可以进入翰林院。

    理派学生通过科考可以进入格物院。

    虽然社会上反对格物学派、反对理派声音还是很多,而且相比于传统读书人,

    理科学派体量依然小的可怜。

    但不难看出。

    曹旭很重视理派。

    格物院选拔非常严格。

    格物学派成员却有多达四五千人,但能入选格物院享受朝廷津贴的,前只有

    区区五百人而已,都是已经做出成果的佼佼者、以及大牛。

    格物院的院长。

    执许都格物学界之牛耳。

    司马牛顿能坐上这个位置可见非同一斑。

    曹旭见到司马牛顿时候,几乎差点没有认出来,记得早两三年的时候,司马懿

    也是一袭白衣、面冠如玉、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公子。

    而如今。

    头发都不梳了。

    乱糟糟披散开来。

    油腻膩、结在一起,起码七日没洗过。

    他脸色苍白干瘪、戴着厚厚的眼镜,穿着脏兮兮的大褂,两手都是没擦干的墨

    迹,标准的科学怪人。

    司马懿才二十岁出头。

    硬是活成沧桑大叔的样子。

    曹旭说: "司马牛顿呸,司马仲达,不是我说你,研究虽然重要,但是身体

    也很重要久」。”

    司马懿笑了笑说:“大将军放心,生命有限,知海无涯,小人可是很惜命的,不

    多活几年又怎么能探索更多真理?‘

    “我不久前向华神医请教五禽戏,每天合理食用药膳,别看我现在这样,其实我

    的身体,比以前还好了。

    原来如此。

    司马懿只是邋遢。

    不在注重形象而已。

    黑眼圈、苍白脸色,主要是睡眠不够、熬夜熬出来的,但这也没办法,谁让每

    天时间不够用呢?

    曹旭唏嘘不已。

    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堂堂家虎司马懿,变成这幅样子。

    不过对司马懿来说是好事,曹旭不用考虑杀他满门了,对曹旭对这个时代来讲

    也是好事,少了一个狼子野心的家伙,却多了一个同样野心勃勃的科学狂魔。

    司马懿推了推眼镜。

    “请问大将军有何吩咐? "他看-眼手里的发条手表,"小人公式还没做完、待会

    儿还有两个学术报告会,您看是不

    眼里只有研究。

    连客套都不想做了。

    司马懿社交能力下降很多。

    而且他的时间观念变得很强。

    曹旭只好说:“我看了格物院的《电磁光论》。”

    司马懿立刻就感兴趣,因为这个世界上,如果非要找一个,在格物学派、理科

    学派,比他更强的人,这个人只有可能是曹旭。

    现在的司马懿。

    对权势、地位、财富都不感兴趣。

    他甚至不想浪费一点时间在这上面。

    只要曹旭别切了格物院和华夏格物报的经费就行。

    可如果是两个顶尖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司马懿很乐意抽出时间与曹旭好好聊聊。

    “大将军觉得这篇论文可有不足?

    “不,整体来看,写得很好,有很多想法,倒是与我不谋而合,或者说是互补的

    曹旭顿了顿。

    他也不卖关子了。

    “你们有没有想过控制与掌握雷电的力量。”

    [司马懿震惊+800! ]

    [诸葛亮惊讶+500! ]

    《电磁光论》是格物院多个成员共同研究结果。

    司马懿是其中之一,他通过万有引力、天文学早已,衍生并推测出天球自转理

    论,并且窥探到——丝磁场的奥秘。

    他发现电与磁之间。

    似乎有某件密切联系。

    不过,更深层次的东西,格物院还在研究中,让司马懿万万没想到的是,曹旭

    居然比格物院更进一步。

    诸葛亮忍不住问: "“「凡人岂能掌 握雷电的力量?岂不是如同神仙一般。”

    曹旭说: "科学没有什么不可能。”

    [司马懿振奋+500! ]

    “不错,大将军,在下也认为,科学无所不能,可以解决这个实际上任何问题!”

    司马懿充满兴趣问: "只是这雷电的力量,要如何才能支配?”

    曹旭觉得。

    以前工艺。

    以前生产力。

    时机基本上成熟了。

    为了进一步改善生活。

    有必要让某些领域技术更进一步。

    “其实一切秘密与关键,就藏在了你们的论文当中。”

    曹旭顿了顿继续说:“而我,今天之所以来找你,就是希望与格物学派联手,造-

    台能够不断产生雷电的发电机!

    "发电机?”

    “不断产生雷电!”

    (钱得好)* 这真的有可能吗?”

    [司马懿震撼+800! ]

    [诸葛亮震惊+700! ]

    曹旭说: "其实《电磁光论》已经揭露摩擦生电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就

    是在制造雷电,只不过所制造出的静电,其能量微乎其微罢了。”

    是啊!

    静电现象。

    谁都遇到过。

    这不就是凭空生电吗?

    既然人们日常生活中都能制造微弱的电流。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一次性 制造庞大的雷电呢?

    诸葛亮、司马懿同时想到曹旭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与最强大的

    力量,往往就存在于身边、充斥着日常生活当中。

    只不过顶。

    人们无法发现。

    水壶烧水是如此。

    摩擦生电或许也是如此。

    两个人光同时灼热而期待起来。

    蒸汽机都造出来了。

    发电机为什么不可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