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章 书中自有颜如玉

    湖州乌程,州学里,一处教室内,出巡至此的李笠,与州学学生们座谈,所谈话题是关于太湖岸边的堤塘、圩田情况。

    州学的学生,大多是寒族子弟,但寒族不等于是穷人,为中、小地主,家中必然都有些田地。

    所以,李笠想了解一下,这些学生是否是只会读死书的书呆子,还是“识五谷”、“四肢勤”的实干型人才。

    那么,直接询问家中田地一年四季的劳作情况,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当然,李笠也想多一个消息渠道,来了解太湖周边地区围湖造田的情况。

    闲谈式的提问,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李笠发现这些学生的表现还不错:不仅对自家田地的情况较为了解,许多人还熟悉围湖造田的现状。

    由此可见,这些学子平日里少不了耕作,或者协助家里处理各种事务,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逍遥郎。

    并从学子们的闲言碎语中,得以了解湖州(之前的吴兴郡)地区围湖造田的情况。

    太湖周边地区进行围湖造田,这在很久以前便开始了。

    先秦时(春秋时期),吴国的伍子胥、越国的范蠡、楚国的春申君,就在如今所称三吴地区,兴修过大量水利工程。

    所以,现在各地多有“胥”、“蠡”、“申”命名的河浦、湖荡。

    秦汉年间,大量的运渎、灌溉沟渠出现,围湖造田的规模渐渐变大。

    三国时期,孙吴对太湖地区的大规模屯田,使得围湖造田的面积更上一层楼。

    自魏晋时起,太湖周边的围湖造田,已经形成极大地规模,但受限于雨季太湖湖水经常泛滥,许多“古塘”、“古圩”渐渐荒废。

    到了齐、梁之际,地方官员大力治水,不但将荒废的“古塘”、“古圩”重新利用起来,还想了很多办法来给太湖排涝。

    所以,经过千百年、无数代人的努力,太湖湖区的水情已经被人们摸得较为清楚,围湖造田的规模十分庞大。

    只要在其基础上,完成几个关键性的大型水利工程,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让太湖地区的农业生产,推开“大门”,步入一个新局面。

    新局面打开,大量寒族子弟,因为家境渐渐充实,就需要有一个学习文化知识的学校来进行“备战”。

    充分备战后,参加科举考试,为自己和家族的前途奋力一搏。

    这就是李笠设计的“发展路线”,他看着眼前一张张面庞,忽然想到了后世备战高考的学子们。

    后世常说的“寒门子弟”,其实指的是平民,这个时代想要被称为“寒门”,最起码也得是个富农。

    而寒门/寒族,才是新王朝的根基,腐朽的士族,应该把位置让出来了。

    对方不会主动让位,那么,兴办教育(公办教育),让越来越多的寒族子弟能读得起书,把书读好,很重要。

    于是,李笠借用北宋时的一首《励学篇》(别名《劝学诗》),来勉励莘莘学子们。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

    湖州州学藏书阁(图书馆),李笠正在参观,走在一个个入墙般的书架间,看着书架上摆满的书籍,时不时抽出一本翻看。

    抽看的书籍,纸张边缘都有不同程度的磨损,看得出经常被人翻阅,李笠很高兴:这说明州学图书馆及其大量藏书不是摆设。

    陪同参观的州学博士柳盼,见李笠认真的翻看书籍,只觉有些恍惚。

    仿佛又回到二十多年前,他站在河边,看着一个鱼梁吏认真的钓鱼。

    他还是他,而昔日的鱼梁吏,如今已是一国之君,两人的身份掉了个个,而地位上的差距更大了。

    李笠将一本书放回书架,对柳盼笑道:“朕在鄱阳时,听十一郎提起你,你在湖州,过得很不错嘛。”

    “平日里教书,闲暇时游山玩水,比他如意多了。”

    这话题有些敏感,萧勤作为前朝宗室,被软禁在鄱阳,却能和外界通书信,其中就包括柳盼。

    柳盼不知该如何回答,只能赔笑。

    昔年,李笠是被他和萧勤随意使唤的一个小吏,但现在,他俩乃至家人的性命,都在李笠的一念之间。

    “莫要拘束,都是多年的故人,朕不会心狠手辣的。”李笠笑着拍拍柳盼的肩膀:“说说,湖州这边,学子们的情况。”

    “陛下的意思?”柳盼心有些乱,一下子不知从何说起。

    李笠示意柳盼跟着自己向前走,边走边说:“蒙学,县学,州学,对了,还有私学的情况,你知道多少,都可以说。”

    这些事情,柳盼倒是知道不少,毕竟他是作为学官,到吴兴郡...现在的湖州来办学。

    州学博士只是兼职,自然要把辖区内的教育情况摸清楚。

    总体而言,湖州地区的“公办教育”尚在起步阶段。

    数百年来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导致“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的现象变成常态,寒族子弟想要靠学问做官,十分艰难。

    虽然故梁时,有国子学考试入仕制度,但是想要获得国子学入学资格,难于登天,

    所以,地方上的州郡学,一直以来都是屈指可数,也无必要开办,因为寒族子弟在评“乡品”这一关,就被挡在仕途之外。

    评乡品,看的是门第,门第不高,学问好也没用。

    寒族子弟即便入仕,最多也只能当个流外官,很可能一辈子就是流外官,想要入流都很困难。

    有心向学的学子,一般只能去私学读书。

    私学,一般是族学,或经学家、大儒开办的私学。

    除此之外,寒族子弟就只能去给擅文的地方官当门生,或者出身吏家的吏家子,学的是世代相传的“家学”。

    于是,对于寒族子弟来说,想要出人头地,只能是给地方官当吏,尽可能表现自己才华,让府主赏识,然后提携自己,这样才能入仕(由吏转官)。

    这是数百年来的“现状”,加上之前(故梁时)朝廷紧张,无法在各地大办教育,所以,“公办教育”的基础十分羸弱。

    现在,朝廷行考试选官的科举制度,还分士、庶两榜,为的是让庶(寒)族有更多机会入仕。

    但因为总体来说寒族子弟的受教育程度较低,所以已经举办过的考试(州试)中,寒族考生的成绩不是很好。

    虽然不可否认寒族子弟之中也有出类拔萃者,但总体来说,寒族子弟的学问水平,是低于士族子弟的。

    也亏得科举考试分士、庶两榜,不然,除了极个别表现特别优异的寒族考生能上榜外,其他寒族考生只有落榜的份。

    “以你之见,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李笠问,柳盼现在不那么紧张了,加上皇帝问的就是自己想说的,便毫不犹豫回答:

    “蒙学、县学、州学,这三级教育缺一不可,只有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由易入难,学生才能具备参加省试的知识水准。”

    “蒙学可以是私学、族学,但县学、州学,朝廷一定要用心去办。”

    “学堂、藏书倒还好解决,关键是师资,因为一个会教学生的好先生,可不容易找到那么多。”

    “如果先生不会教,学生学不懂,那就是浪费时间。”

    师资力量薄弱,这是个大问题,短时间内无法很好解决,李笠认同柳盼的意见。

    若按后世的经验,应该开办“师范学校”,专门培养各级教师(先生),才能撑起公办教育的框架。

    只有公办教育到了一定规模,科举制才能真正实现“寒族科举官僚取代世家门阀官僚”的最终目的。

    师范教育的出现、公办教育的体系搭建,或许需要几代人来完善,李笠觉得自己的有生之年是看不到了。

    他能做的,就是开个好头,把基础打好。

    看着眼前这位昔日的贵公子,李笠说:

    “师资的问题,朕会想办法解决,但需要时间,急也急不来,至于在三吴地区普及州学、县学,兴公办教育,朝廷一定会持续投入,一定要把学校办起来。”

    “朝廷在三吴检籍、检地,成绩斐然,但与此同时,可谓是激起众怒,想想也是,毕竟无论士、庶,利益均受损,谁高兴得起来?”

    “所以,朝廷断了他们的一些财路,必须给另外的出路,才能让他们觉得心里好受些,这条路,就是科举考试。”

    “比起每年多缴纳的那些租赋、要服的劳役来,做官、做流内官的机会,更加重要,因为这事关自己家族的前途,怎么样,朕开的这个价,不错吧。”

    柳盼笑了笑,没有明确回答,但算是认同。

    一条可靠的出路,确实能够稳定人心,不要说什么士族、寒族,个人也是如此,譬如他。

    年少时,他有父亲和家族的庇护,无忧无虑。

    父亲是当朝驸马,河东柳氏地位不凡。

    但父亲去世、家族实力瓦解后,慢慢的,他就要独自面对世态炎凉。

    曾经,他还可以依靠姊姊、姊夫,毕竟姊夫是藩王,他做个王府谘议参军是没问题的。

    但是,当姊夫涉及谋反、身亡后,姊姊也自身难保。

    所幸朝廷并未深究,后来,姊姊改嫁,他这个做弟弟的,也不好再去麻烦姊姊。

    所以,只能自食其力。

    而梁国灭亡,新朝建立,柳家不再有开国勋臣的渊源,河东柳氏子弟虽然依旧众多,但相互间关系淡了,他真的只能靠自己了。

    不过,“故人”念旧,他倒是有了不错的职务,作为学官,到湖州来督办教育,基本上不需要参与官场的勾心斗角。

    别人知道他和皇帝有旧,自然不敢给他穿小鞋。

    看着眼前琳琅满目的书籍,柳盼觉得这也不错:每日与书籍、学生打交道,闲暇时带家人游山玩水,自由自在。

    一如“故人”所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