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经商,说容易也很容易。就是趁着物品便宜的时候,买进来,等到物品昂贵的时候卖出去;亦或者,是将甲地盛产的某种物品,卖到稀缺某种物品的乙地。

    经商,说难也很难。第一要有准确的目标定位,第二要信息准确,第三要把握好时机,第四不能出现资金短缺。

    准确的目标定位,不仅要选择合适的物品,还要有一个大致的用户范围,这些物品,准备卖给什么样的人群?他们的需求有多大?他们能承受什么样的价位?

    信息准确,就要求对所涉及的物品,非常了解。哪里盛产这些物品?哪里紧缺这些物品?随着季节和环境的变化,这些物品的价格,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要能及时把控。

    把握好时机,要求你能有敏锐的判断力,能在物品价格最低或接近最低的时候买进,在物品价格最高或接近最高的时候卖出。

    不能出现资金短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走一趟商路不容易,要尽可能地多带一些物品,但又要有充足的资金,来保证在物品卖出去之前,不会影响自己生活,避免不能支付在物品售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费用。

    如果你将所有的资金,都进了货,在卖出去之前,一时有急等着用钱之处,只怕将不得不在货物的价格低迷期,就不得不贱卖出去;如果你留的资金过多,这一趟商路走下来,只恐利润不能达到最高。这是一个需要精准把控的平衡。

    姚黑儿的祖父姚奉,其实就是商人出身。直到后来姚典跟着开国皇帝龙元,打下了一片江山,有了立足之地,姚奉才不做生意了,跟着儿子,做起了老太爷,享起了清福。姚黑儿小时候,姚奉还常常对孙女讲起自己壮年时做生意的事。

    姚黑儿每每听得津津有味。那时,她倒并不是羡慕做生意所带来的利息,而是羡慕祖父在天地间来回奔驰的自由。

    她更没有想到,当年祖父告诉她的那些话,能在以后派上用场。

    钟翠菱听说姚黑儿要做生意的时候,犹犹豫豫地道:“姐姐,人都说,士农工商,商是末,是最被人看不起的。”

    姚黑儿苦笑道:“傻妹妹,我们都到了这步田地了,难道还要讲究面子么?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是的,首先要活着;然后要赚钱,越多越好;然后要去救母亲;然后……

    单家庄亦或者再拓展到附近五十里范围,盛产什么?姚黑儿不知道。这些物品,能卖到什么价格?姚黑儿也不知道。哪里更需要这些物品?姚黑儿依然不知道。

    所以,第一件需要做的事,就是调研。找出附近盛产的物品,找出需要这些物品的目标客户。

    要调研就要在附近多走动,要走动就不能只指望两条腿,这样太慢了。

    所以,姚黑儿在经商之前,还有一件事必须学会,就是驾车。

    当壮实却有些木讷的汉子单葫芦,看到一身男子打扮的姚黑儿,找上门来,请自己叫她驾车的时候,再一次羞红了脸,低了半日头,方说出一个“好”字。

    好在,姚黑儿的男装打扮,消除了单葫芦的一半尴尬,对驾驭牛车的热情,很快又消除了单葫芦剩下的一半尴尬。

    好在,姚黑儿实在聪慧机敏,单葫芦带着她在村子里转了几圈,短短半日的功夫,姚黑儿就已掌握了所有技巧。不过是“驾”、“吁”、“喔”、“唻”几个字,分别掌控牲口的前行、停下、左转、右转。再就是会给牛套上辔头、车辕等物,也就足够了。

    单葫芦消除了尴尬和羞涩之后,话也多了起来,他告诉姚黑儿,除了十里外的市集,六十里外,就是县城东荫,更是繁华无比,满街的绫罗绸缎,珍玩古董,餐饮百戏,让人眼花缭乱。

    最后,憨厚的汉子又补了一句:“就是柴钱,也比这边贵了三成呢。”

    姚黑儿顿时眼睛一亮,忙道:“大哥,既这么说,你为什么不到东荫去卖柴?”

    单葫芦腼腆地笑了笑,道:“这个你不知道,若是一来一回,再加上卖柴的时间,只恐一天赶不回来,若是再住上一晚,就又不划算了。”又有些羞涩地道:“如今有了你家里的牛,我倒是一心想着去走一遭,试试能不能多卖几个钱呢。”

    姚黑儿迫不及待地道:“既然如此,我们明天就去走一遭,怎么样?”

    单葫芦的脸又羞红了,低头想了一想,方吭吭哧哧地答应了。

    姚黑儿明白这个汉子的心理,坦率地笑道:“大哥,你看,我家里又没有男人。又有三个孩子要养活,以后,你就将我当成一个男子,不就行了?”

    单葫芦转过头,第一次主动看了姚黑儿一眼,叹道:“妹子,你也不容易。我明白了。”

    东荫,在与寒城相反的方向,属于安顺府地界。虽然比寒城的繁华差远了,但比被封闭在山里的单家村,不知道强了多少。大大小小七八条街道,有药铺、绸缎铺、珠宝铺、熟食铺、餐馆、戏园子;街道边的摊位上,又有算命打卦的,卖旧衣服的,耍把戏的,剪纸画的;城边又有一个卖各种农产品、菜蔬之类的市场。单葫芦卖柴,也是在这里。

    姚黑儿趁着单葫芦卖柴的时间,在东荫城中乱走乱看,究竟什么才是山民们需要的?究竟什么才是山民们多余的,而东荫城中的百姓缺少的?

    盘旋良久,略略有了些主意。

    姚黑儿做的第一笔生意,是等单葫芦卖完了柴之后,在东荫城边一个简陋的窑厂,进了一些瓦盆、陶瓮、碗盘等物。这是姚黑儿搬到单家村时,最迫切需要的东西。

    窑厂中还有一些略显精致的碗盘,但价格要高得多,山民们一般也不会用。

    从东荫回来的第二天,姚黑儿便驾着牛车,在附近的几个村子里,兜售这些货物。这些粗笨厚重的陶器瓷器,确实是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的,偏又是自给自足的山民们,自己不能制造的,姚黑儿只略加了一成价格,比市集上还要便宜一成,又送到了山民们的门口,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有的山民,因为没有银子,便拿了家里的山货,诸如打的野兔皮、菌类、晒干的野果、草药等来交换,姚黑儿也照单全收。

    卖完了陶器瓷器,姚黑儿第二天又驾着牛车,将山民们用来交换的野兔皮毛、菌类等物,拿到城中卖了。

    最终盘点,姚黑儿赚了二两银子。

    虽然很少,但姚黑儿走出了第一步。

    第二次和单葫芦一起进城的时候,姚黑儿又买了一匹壮硕的牡马,一辆车。马比牛的速度要快的多,但马不能犁地,好在,姚黑儿家里并没有地。

    从此,在单家村到东荫的道路上,常常奔跑着一匹矫健的白马,拉着一辆无蓬的大车,车上坐着一个瘦弱的身影。

    东荫城中的陶器、布匹、粮食、木器等,源源不断地被运到山村,山村中的山珍、野味,被源源不断地运到东荫。单家村附近的几个村子跑过来了,姚黑儿就绕着东荫城的四个方向,往别的村子里去售卖,也常常因此不得不露宿在外。在马车上铺一床被褥,就成了姚黑儿的流动旅馆。

    一个月下来,姚黑儿赚了十五两银子。

    脸晒黑了,皮肤粗糙了,手裂了口了,嗓子也粗了,姚黑儿真的像个男人了。

    可是,离目标还是差的太远,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