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伯伯们大都从朝廷告老, 只担着爵位, 而不再去掺和朝政, 对于已经稳住了朝堂的新帝来说, 利大于弊。
对于胤祯而言, 也是好事儿。
四哥的自我圈禁终于结束,不过只是不再拒绝别人的探望,但本人还是不爱出去的, 每个月进宫去看一次额娘,还是兄弟俩搭伴一块儿去。
也是, 园子里边要什么有什么,也不缺少景致,更重要的是四哥认真做起了学问, 也像养孩子一样养着六条狗狗,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 出不出去的也就不重要了。
四哥不出去, 他平日里就变成了两头跑,在圆明园这边住上一段时间,再回自家府上住一段时间。
不过兄弟们相聚大都是在圆明园,谁让这地方大呢, 四哥虽然不是乐于应酬的人,但也要看对象是谁,自家兄弟们过来没那么多麻烦的事儿, 既不会讨论朝堂上的事儿, 也不会为子孙谋差事。
聚在一块儿不是聊聊最近的养生心得, 就是……一块读书。
四爷把最近读的文章拿出来,与兄弟们共享,还真别说,经历丰富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也多,四爷之所以这般乐此不疲的分享文章,就是因为他的这些兄弟们,都能在一些不太常见的角度,找到一些很是新鲜的见解。
尤以十四为最,十四是想法最为跳脱的一个,提出来的一些观点何止是新奇,应当是大胆才对,不过仔细想想,又并非是天马行空,道理还是能说得通的。
四爷一开始与众人讨论,不过是新奇,后来想法慢慢就变了,这些个见解,虽然难以分得出对错来,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得到验证的,但就只有他们兄弟几个人知道,未免有些糟蹋了。
倒不如记载下来,供当世之人品读,若是后人也觉得有价值,那就可以流传到后世去了,也不失为一件美谈。
太上皇跟亲王、郡王之间的谈话,整理材料的人是铁帽子王,亲自编写的人是太上皇,第一波的读者里头,除了这些共同参与的人,就是皇上、郡王、贝勒、贝子,还有各府的世子们。
这本书从开始筹备到整理成册,历时两年,两年的时间在他们这些养老的人身上,变化是不太大的,但是放到小辈们身上,两年就已经很久了。
久到弘晖现在是越来越有做皇帝的气势了,跟从前的四哥愈发相像,不过跟四哥那会儿做皇帝的时候还不一样的是,弘晖能用的兄弟不多,大都是堂兄弟。
不得不说,老爷子子嗣繁多,在当年或许不能算是好事儿,但是这些年下来,老爷子还是做了大贡献的。
元靖六年,太皇太后病逝,享年八十岁,这一年四爷已经六十一岁了,胤祯也已经五十一了,都已经不年轻了。
老一辈的人里,太皇太后是最后一个走的,能够活到八十岁,而且生前也没有受过多少疾病的折磨,已经可以说是喜丧了。
后辈们虽然伤心,但却还不至于悲痛过度。
太皇太后去世,仿佛只是一个开头,次年理亲王去世,隔了一个月,理亲王福晋瓜尔佳氏去世。
宁楚格顺理成章地成为理郡王,阿玛还活着的时候,她是郡主,阿玛死后,她就是郡王了,也是大清第一个女郡王。
亲王的嫡女,在大清可被封为郡主,也就是和硕格格。
别看郡主和郡王都带了一个‘郡’字,可实际上的待遇却差的多着呢,郡王下边是贝勒、贝子,贝子下边才是公,郡主的品级可还在‘公’之下呢。
郡王的女儿可以被封为县主,儿子更是可以继承爵位。
但是郡主的儿女可就没有什么了,儿子没有爵位可以继承,女儿也是被统一称之为宗女。
因此,她还是很感激阿玛和额娘的,额娘为她筹谋,阿玛则是最终拍板定下来,向朝廷请封她为世女的。
一直到做了郡王,她想想那个时候,也都觉得有几分不可思议。
阿玛当初还是太子的时候,她们一家人住在毓庆宫,她虽然是嫡女,可是待遇却比不过弘晳,阿妈当时最看重的孩子就是弘晳了,皇祖父当时也是。
侧福晋就是因为有弘晳,所以很多事情上才敢对额娘阳奉阴违,甚至出言顶撞。
如果阿玛的太子之位没有被废,那弘晳母子还真有可能反过来凌驾在她们母女俩之上,现在想想,阿玛被废了太子之位,对她和额娘来说,反倒是好事情,熬过了那几年之后,就是一片的坦途了。
额娘在她被封为郡主的时候,就已经在为她筹谋这一切了,额娘没有瞒着她,那会儿不管是她,还是额娘,都觉得这事儿十分之冒险,成功的可能性不高,但也都硬着头皮去做了。
比如招婿进门,她若是嫁出去了,那理亲王府的一切就跟她没什么关系了,所以要么是她不嫁人,要么就是得她娶别人,而不是别人娶她。
夫婿的人选,是额娘还有姑母温宪公主帮着找出来的,她最终从这些人里选定了一个。
一个出身尚可,能力一般,但是品性极好,而且性子有几分谦让的男子。
宁楚格感激的人除了阿玛和额娘,就是太上皇和姑母温宪公主了,如果不是前者,她不可能在阿玛还被圈禁的时候,就已经出来跟着姑母办事了,如果太上皇当初没有点头,阿玛再怎么坚持,她都不可能被列为世女的。
后者不光是她的姑母,也是她的老师,更是她的引路人。
少了这四个人当中的任何一个,她都不可能有今天。
宁楚格是大清目前唯一一位女郡王,也是唯一一位曾被立为世女的。
女子的地位在这几十年里,得以不断的提高,但大环境终究不是几十年就可以改变的,有嫡子的情况下,就不可能让嫡女继承家业,甚至有些人宁可让庶子继承家业,也不愿意让嫡女来。
这些事情就不是朝廷可以强制的了,各家都有各家的情况,虽然嫡庶有别,但在有些人家,嫡出的孩子登不上台面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庶出的子女若是有能力,也不应该一直被压制着。
勤亲王府人口简单,基本上没什么糟心事儿,弘易虽然有一女一子,但两个孩子的爱好不同,对于两个孩子的安排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冲突的。
女儿是随了祖母,喜欢做生意,也擅长做生意,六岁的时候,就可以帮着祖母看账册了,八岁的时候,就已经拿着京城的商铺开始练手了。
儿子没随阿玛,也没随祖父,跟额娘也不像,真要是说随了哪个长辈,那可能是姑祖母温宪和三伯祖父——诚亲王。
喜欢诗书琴画,喜欢舞文弄墨,对朝堂上的事情不太感兴趣,倒是很喜欢皇家学院的氛围。
弘易就只有这两个孩子,个个都是宝贝疙瘩,阿玛挣下来的铁帽子王,让亲王爵位可以世代承袭,子子孙孙都有了保障,他精力尚且还旺盛,而且跟阿玛不同,他并没有那么迫切的想要开始养老生活。
所以对于膝下的两个孩子,他并不做强制的要求,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一个不用去做人人交口称赞的闺秀,另一个也不需要非得入朝堂才行。
做生意没什么不好的,做个诗人或者是去皇家学院做个老师,也都是很好的选择,并非辜负年华。
相较于弘易的开明,弘晖这个阿玛做的,就没那么简单了,作为一国之君,培养出一个继承人来还是很重要的,一开始他是把自己的嫡长子当做继承人来培养。
但是在他还没有做皇帝的时候,就已经基本上放弃了,是不是这块料子,用不着等到做了太子、做了皇帝之后才能验证,七八岁的时候就可以窥见一二了,十二三岁基本上就已经定型了。
让一个没有足够能力的儿子去做继承人,那不是爱他,那是把他架在火架上去烤。
继承人可不是看身份选的,弘晖吸取康熙年间的教训,也专门去请教了皇阿玛,最终还是选择不立太子之位,有能者居之,反正他还年轻,现在看不出来哪个孩子更适合,将来慢慢总能看得出来。
为了避免一个成器的都没有,弘晖不得不对每一个儿子都严加要求,一方面是希望他们都能成才,另一方面也是怕自己到时候没有合适的继承人可选。
不过对于胤祯这一代人来说,这事儿可就太遥远了,没看就连四哥都已经放手不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