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帕克尔能够成为南方电气的执行总裁,肯定有其过人之处,谢菲尔德也不否认对方的老爹是总统,所以才另眼相看。
但这只是一部分的原因,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说罗伯特帕克尔本人也有优点。比如……多想想总能想到。
“我想要成立一个游说团体,不知道老板认为怎么样?倾向性游说公司。”罗伯特帕克尔开口,显然这个想法已经在他的脑子里面想了不少时间。
“很好的想法,假装中立还是挂靠在民主党政策这一边,我个人认为还是家装中立比较好!”谢菲尔德听见总统儿子的想法,大加赞赏道,“一个非常不错保持影响力的办法,我就说罗伯特是令人惊讶的人才。”
后世的游说大概分三种,直接游说,例如美国农场主协会、美国制造商联合会、来复枪协会,它们以会员制形式存在,收取会费,很清晰地显示自己代表会员与会员所在行业或圈子的利益。
第二种代理游说,主力是律师事务所、政治性公关公司与政策性策略公司,它们接受特定机构的委托,收取费用,用一套专业方式与社会关系网络来完成代理任务,而且他们往往有专门的注册游说人员。
三是倾向性游说,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的所谓独立思想库,思想库一般有一定的政策立场的倾向,例如布鲁金斯比较倾向自由主义立场,而企业研究所就比较倾向保守主义立场,捐助者也往往以此立场分类,思想库往往提供政策设计,具有游说能力,且其领导人物与主事者往往有相当社会地位与话语权。
罗伯特帕克尔说的倾向性游说,指的是建立智库公司那一类,要的是政治话语权。
谢菲尔德觉得没问题,合众国不同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拥有很多独创的制度,不然怎么做人类灯塔呢?比如可以对名牌大学进行捐赠,比如现在罗伯特帕克尔所说的游说公司。
奴隶主也有游说公司,农牧协会就是,伊莎贝拉谢菲尔德也有,全美步枪协会。甚至伊迪丝洛克菲勒的红十字会,没事也是通过游说公司来帮忙的。
游说公司存在的意义非常重大,比如说可以遏制**问题,**合法了,不就不**了么?奴隶主对总统之子的想法大力赞成,人家帮了这么大的忙,想要一点利益非常应该。
再者说了,游说公司这种产业产值太小,谢菲尔德看不上,但罗伯特帕克尔不嫌小,这样正好可以作为补充。
谢菲尔德喜欢边吃边谈,自然起到了其乐融融的效果,满满都是美国的明天会更好气氛。
路过芝加哥的电影院,上面已经有了一个国家的诞生海报,就等待正式开映收割票房。
“不是我自夸,整个合众国,只有我有能力,动用大批的印第安人拍摄这一部电影。”谢菲尔德路过海报的时候,在汽车当中自夸道。
“还不是那些印第安人怕你?”路易莎摩根翻了一个白眼碎碎念道,“不然会答应?”
“你错了,亲爱的!”一只手在路易莎摩根的大腿上不老实的游走,谢菲尔德贱次次的纠正着女人的想法,“联合公司那些印第安人的生命,在我眼中远远超过白人的生命。联合公司有很多机密电话都是通过印第安人传播的,别人根本听不懂,自然无法破译。别人也找不到他们,甚至不知道这些印第安人住哪。”
“这样要是让他们加入到军队当中,那不是无敌了。”路易莎摩根捂嘴惊呼,对这件事大为惊奇,同时也是掩饰奴隶主刚刚作怪的手,捅了她一下。
“当然!”谢菲尔德一挑眉,不然他找这些印第安人做什么?当然是为了战争做准备。
随着本次选举的候选人全部出现,选举成了少见的三方选举,选举当中出现独立候选人,形成三方选举其实并不少见,但因为是罗斯福,这个拥有巨大名望的前总统出来竞选,让这一次的选举有些不同。
伴随着对罗斯福本人贪恋权利的攻击和指责,一个国家的诞生这部电影,正式在全美公映,在第一天就出现了火爆异常的场景。各地电影院人潮涌动,赶来欣赏这一部据说是忠实记录了北美殖民地的史诗巨制。
虽说这部电影在谢菲尔德的干扰下,完全可以用兴奋剂里不含一滴尿来形容,但明显公民们就喜欢看这种美化的历史。只有抗日神剧两把刷子的谢菲尔德,在大卫格里菲斯面前,狠狠体现了一把精准把握市场的前瞻性。
“老板,我不得不说你才是真正适合做电影的人。”大卫格里菲斯心悦诚服的开口道。
“不,我还要继承家产,没时间关心这些事,不然我就去做学术了。”谢菲尔德翻阅着恐龙灭绝之谜的著作,封面上署名比一般的作者要大上一圈,毫无疑问落款威廉谢菲尔德。
这部电影上映第一周,就已经到达了七百万美元的票房,就算是百万美元的巨制,也早已经收回成本大赚特赚了,至于参演的演员更是大赚特赚,名利兼收成了成功人士。
这还只是从票房上面考虑,至于合众国的院线体系,不出意外当然也是谢菲尔德亲手建立的,所以很多电影对奴隶主来说,可以说是我投资的这部电影,最后要和我分账。
就这种饕餮一样的作风,也就是电影市场整体上还不引人注意,如果像是汽车行业那样,一年一个亿的净利润,小摩根早过来谈谈了。
大多数电影都是赔钱的,不能把眼光总放在卖座电影上,百万巨制一年也有几个?
“找一些产品让电影里面的演员代言,为了给我创造一点点的利润,他们也是辛苦了。”谢菲尔德把本人的著作放下,还想着怎么利益最大化的问题。
看着今天早上的报纸,上面写着西奥多罗斯福在集会演讲当中承诺,一定会为公民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环境,拆解无法无天的大企业,上面还点名了谢菲尔德联合公司。
谢菲尔德的嘴角抽动了一下,这不是无妄之灾么,这么多企业,标准石油、摩根银行都不存在,非要点自己的名字?
“摆出一副为民请命的样子给谁看?还不是贪恋权利!”谢菲尔德紧接着就翻阅了另外一份报纸,上面正好是对罗斯福分裂共和党,以及贪恋权利的指责。
这个报纸明显就很对胃口了,一看报纸名字,芝加哥每日时报!原来是自己传媒的报纸。
“这一次选举民主党要是再赢一次,我一定会亲自去罗斯福的家中做客。”谢菲尔德摇晃着身体如同嗑药,“我还会告诉他,我联络了洛克菲勒和摩根家族,共同支持民主党,狙击他的竞选之路,看看他到底是什么表情。”
就在这时,杰斯拉推门而入拿着一份电报道,“老板,是夫人从巴黎发回来的电报。”
“北非的事情,安妮总是呆在阿灵顿,对这种突发情况有些缺乏经验。”谢菲尔德看着电报嘟哝着,原来是第二次摩洛哥危机爆发了。
谢菲尔德让妻子回到法国,给出了意大利会和奥斯曼帝国开战的判断,现在意大利和奥斯曼帝国还没怎么样,法国和德国似乎又因为摩洛哥危机有兵戎相见的趋势。
电报当中安妮诉说,法国政界对本次摩洛哥危机的态度非常强硬,不管做出什么交换,都不会吐出摩洛哥的利益。安妮认为这是和最近在巴黎操纵北非的舆论有关。
谢菲尔德认为肯定是有关的,但是关系不大。安妮表示这一次的突发事件,是不是表明意大利和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不会发生,隐晦的问了一下自己的丈夫,你是不是判断失误了?
这倒是没有,奴隶主记得正是因为摩洛哥危机法国取得了实际上的摩洛哥占领,才导致了意大利认为如果在不对奥斯曼帝国动手,后世的利比亚地区就会落入法国人的手中,再等下去就来不及了。
正是因为摩洛哥危机的爆发,意大利才匆忙动员军队进攻奥斯曼帝国。所以摩洛哥危机只能证明意土战争一定会爆发。
英国在危机时支持法国,强化了挚诚协定以及三国协约的紧密关系。由于对德国的扩张更为敏感,所以三国协约渐渐从殖民地协定变为军事联盟。其后,英国更与法国协定,让英国海军防卫英吉利海峡,法国则保卫地中海。
谢菲尔德的回电中写道,“如果英国的反应值得相信,那么这一次危机法国会达成目的,但是也正因为这样,意大利才会匆忙开战,因为意大利人怕法国吞掉整个北非。下一步的舆论操作,是畅想对抗胜利之后,意大利人的卑鄙投机。如果你相信你的丈夫,现在就可以分成政界和民间,进行不同的舆论操控,钱不够了直接去巴黎联合银行拿,还不够让伦敦分公司送。”
青山铁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