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刑部,
在高祖和李二的陪同下,李玉乘坐上了玉辂朝着皇宫行驶。
唐朝礼仪中,天子车辂中五辂为必备的,即玉辂、金辂、象辂、革辂和木辂。
五辂规模大、规格更高、出行时更隆重,出行时意义更在于礼制上作为天子的象征,
而玉辂是天子五辂中所传最久的一种,视以最为尊贵,可见李二和高祖对李玉的尊重。
“两位国公,老道先行走了。”
袁天罡跟房玄龄和杜如晦打了声招呼,紧跟前去。
房玄龄看着越来越远的玉辂说道:
“大唐要变天了。”
杜如晦到:
“梁国公,无需多想,我们还是先把陛下交代的任务完成。”
李二离开的时候特意嘱咐了房玄龄和杜如晦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事关整个大唐和皇室。
“有道理。”
房玄龄摇摇头道。
轿子上,
李玉微眯着眼靠在柔软的垫子上休息。
高祖和李二巴巴的看着,父子二人大气都不敢出,深怕吵醒了熟睡的老祖宗。
估计他们不知道这时候的李玉根本没有睡着,只是在脑海中摆弄一个建筑物一样的东西,这间建筑物呈现3d建模形势,李玉可以清楚的看清楚各个细节。
最重要的是还有关于这个亭子的有关信息,比如如何制作,出现的年代,尺寸等等。
自雨亭,是利用天然的雨水或泉水,在亭子的顶部设法蓄积起来。天热时将水由亭顶徐徐降落如雨,人在亭内可享受降温之效,在亭外亦得观赏之乐。
这个便是祖师爷系统的功能,凡是想的到的东西都会出现在脑海中,关于它的各种内容制作方法和步骤等等,好比百度一样,最重要是李玉都可以瞬间学会融会贯通。
至于为什么第一个想到自雨亭,主要的便是因为现在天气越来越炎热,大唐这个时期可没有什么空调风扇之类的,有的只是人工手动的蒲扇,
李玉觉得身为老祖宗耽误之急当然是舒舒服服的度过这个炎热的日子,他可不想每日在宫殿中大汗淋漓的,
当然任何东西都有它存在的意义,自雨亭也不例外,相信对大唐有着必不可少的贡献,也算是他这个老祖宗赐予天下百姓的见面礼。
玉辂在长安街上行走,所过之处百姓纷纷躲让,原本忙碌的他们纷纷停下脚步看着面前的玉辂,猜想里面坐着的是不是大唐陛下。
直到玉辂进入朱雀门百姓才一个个褪去,各自忙碌。
一炷香的时间,
玉辂终于来到了大明宫内。
“老祖宗,我们到了。”
高祖讨好的看着李玉,脸上的笑容别提多丰满了。
“嗯!”
李玉在高祖和李二的搀扶下下了玉辂。
这一幕极其古怪,一位年轻到极致的男子,被两位年长的人搀扶下来,不得不说颇有喜感。
李玉下了玉辂入目的便是一排排壮丽、雄浑的宫殿。
“老祖宗,从今天开始这里便是你居住的地方了。”
大明宫一直都是高祖居住的地方,不过现在他宁愿让自家老祖宗居住,无怨无悔,甚至于内心深处有一种报孝的美感。
“嗯!”
李玉颔首,没有多问高祖日后的居住问题,大唐的太上皇,他相信不会住在马路上的。
“老祖宗,这里名叫大明宫,是整个皇宫最大的一处宫殿区,选址在龙首原上,利用天然地势修筑宫殿,形成一座相对独立的城堡,而且冬暖夏凉非常适合你居住。”
高祖小心翼翼的在哪里介绍着,突然看到李玉眉头一蹙,心里一惊,不知道哪里说错话了。
李二同样有所察觉,赶忙小心翼翼询问,
“老祖宗,是不是有什么不对的?”
现在的李玉在高祖和李二眼中可是国宝级别的存在,深怕有所不满。
“这个大明宫的名字,我不喜欢。”
李玉不喜欢什么大明宫,这个名字带着一些晦气。
“不喜欢名字。”
李二和高祖着急起来,一时半会他们还真的不知道起个什么名字。
这时候后来的袁天罡上前,说道:
“我倒是有个名字,不知道老祖宗喜欢不喜欢。”
“说来听听。”
李玉面无表情道。
“根据周易八卦记载,阴阳五行家以十天干周行十二支来表示命运的旺衰之势,即五行的十二种运势,称十二运为十二长生,是以起首之长生代表整个十二运。”
袁天罡道:
“老祖宗活了千年之久,不如便以长生为名。”
“长生!”
高祖和李二眼前一亮,这不正符合老祖宗的身份吗。
“不错。”
李玉颔首一笑,对于长生一说非常喜欢。
“日后大明宫改为长生宫”
“诺!”
高祖和李二父子二人赶忙回应。
这一幕如果让后世之人知道的话,一个个估计目瞪口呆,大名鼎鼎的大明宫因为李玉的一句话从此消失在历史当中,
成为历史的过客,而长生宫则是在日后成为天下人仰敬的地方。
“老祖宗放心,不出一日,大明宫便会整改为长生宫。”
李二身为陛下,这点能力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不错!”
李玉赞许的看了眼高祖和李二父子,朝着大明宫,哦不,应该是长生宫内走去。
一路上,受到赞许的高祖和李二勤奋的为李玉介绍着周围的建筑,这知道的是大唐的主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后世的导游,那副模样别提多称职了,深怕李玉不清楚。
求收藏,求鲜花,求打赏,求月票,求评价。
今天第三更了,求一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