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刘协设置武昌郡
……………………………………
南下大军一路“浩浩荡荡、磕磕绊绊”地来到安陆,然而江夏太守黄祖并没有做出奉迎姿态,更没有将“汉室正朔”接进江夏治所西陵城的打算,反而要刘协、袁隗这些人直接过江,前往沙羡屯住。事实上,如果不是属下部众劝阻,黄祖很可能直接出兵,把他们这些人挡在江夏以外。
如今荆州的豪门望族的确是不喜欢北边朝廷搞的那一套,黄祖出身安陆黄氏,同样也不喜欢。但是这个“不喜欢”在各家的心里也都有一个不同的尺度,比如蒯氏、蔡氏的“不喜欢”,如果是害怕北边朝廷实际统治荆州之后,自己家族的势力受损,甚至族灭身死,那么黄祖则不用害怕这个。毕竟族兄黄琬现在可是北边朝廷的相府左相,咱混得再不济,还能没个容身之地?
即便如此,黄祖依旧不喜欢。
可是话再说回来,不喜欢北边,就会喜欢南下这些人么?
当初刘表单骑入荆州,在蒯氏、蔡氏的帮助下,诱杀宗贼几十口,使荆州迅速得到平定,当真是猛的一匹。这个“宗贼”是什么概念呢?字面的解释是宗族乡里结成的武装势力。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既有官府横征暴敛,又有蛮人不断反叛,这些宗族乡里如果不结成势力,何以自保求活?可是一旦拿起来刀枪,结成了势力,黑白就很难说得清了。难道只许蛮人来抢咱们粮食,就不许咱去抢他们一回?只许官府横征暴敛,就不许咱们抗税抗捐一回?
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即便是这些“宗贼”内部,也有等级与压迫,不可能一碗水端平。村民王老三和村长王大头都姓王,按照族里的辈分,村长大头还得管村民老三喊一声三叔呢,可是大头吃肉,老三连口汤也喝不上,老三却和大头一样担着“贼名”,冤不冤?
所以,刘表能够迅速平定宗贼之祸,是因为“老三们”不稀得给“大头们”报仇,谁压在上边不是压?只要咱们呆在最下边的这些苦哈哈们好歹能活就得了,既然反抗不了,就试着去学会顺从与享受。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这些宗贼首领都被诱杀而死,他们留下来的势力、地盘、财富,还有老婆和娃,都哪去了?
反正刘汉少是没见着刘表上交一文钱的税。
再所以,蒯氏、蔡氏这些人也不是给刘表白帮忙的,他们其实是合起伙玩了一次大鱼吃小鱼的游戏。“宗贼”哪怕再有钱,再有势力,可是上边没有人罩着,斗大的字不认识仨,所以注定只能是贼。而那些豪门望族却是书香门第,经学传家,虽然官位不是世袭的,但是祖上连着多少辈儿都有人当官,自然比“宗贼”要高级好几个档次。
黄氏就是这么一个高级的望族,所以整个江夏都是黄祖的地盘,可是粗话的刘景升,南下大军十多万,你不让他们直接从南郡南下,却默许他们绕路跑到江夏来,都赶到我们家门口,什么意思?这么多人,吃喝拉撒不要钱啊?
再再所以,黄祖现在是既不喜欢北边朝廷,也不喜欢南下大军,心中更多添了几分对刘表的怨气。如此姿态,可想而知,当时便惹怒了杨奉与董承。咱现在好歹也是“汉室正朔”的车骑将军与卫将军,哪能容一个小小的江夏太守如此傲慢无礼,藐视至尊,对吧?
杨奉、董承当即便要兴兵讨伐黄祖,以示对至尊的忠诚,然而却被刘备阻拦。咱们当务之急是先找到一个立足之地,以便至尊与群臣得以休憩,继而也好立朝登基,开创大业。再者说,黄祖虽然桀骜不驯,蛮横无理,可他毕竟是刘表刘荆州的部属,如果咱们兴兵讨伐,岂不是交恶刘表,失信于人?如此一来,各地其他的牧守,谁还敢来投效汉室正朔?
袁隗觉得刘备说的有道理,捏着鼻子收了黄祖派人送来给至尊的所谓贡品以及劳军的粮草,而后还命刘琰作为天使,前去褒扬黄祖,反正这娃也是降人,还是刘备新收的小弟,死了也不心疼。
…………
终于,南下大军在黄祖的儿子,沙羡长黄射的帮助之下,渡过大江,屯住沙羡,使得这一次上千里的南下之行暂时告一段落。然后黄射按照自己老爹的意思,还没等南下大军歇两天,喘过口气,便催促他们前往长沙,征讨叛逆。
杨奉不能忍,又想宰黄射,同样又被刘备劝了下来。
转而,刘备又亲切地拉着黄射,打算与他交交心。
兄弟,你也甭着急。为了汉室正朔,我们上千里路都走过来了,还能在你这儿停下来不成?但是眼巴前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我们这帮人是要吃没吃,要喝没喝,想让我们去长沙平叛,粮草你得帮衬点吧?兵马你得补充点吧?铠甲箭矢你得预备点吧?
黄射年轻啊,要不是他老爹是黄祖,他咋能当上沙羡长呢?乍一听,觉得刘备的话都在理,积极筹措了一批粮草物资,兵马铠甲交给刘备,真是做到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去。
等到后来,黄射才慢慢琢磨过味儿来。
平叛不是你们这个汉室正朔要去平的吗?怎么说的好像是去给我打仗了似的?还有你这个刘玄孙,我见着刘景升挺多喊一声伯父,你见着他得喊一声天祖,你跟谁称兄道弟呢?
可是这个时候,杨奉早带着黄射筹措的粮草物资还有一万多兵马,奔长沙了。
杨奉也是憋屈坏了,心里话说,我好好的师长让你们忽悠成了车骑将军,名头听上去挺威风,可是这一路上净跟着你们这帮老弱病残逃难了。想当初,哥在南阳,段煨也得对我客客气气的,末了还被我一刀咔嚓了,结果跟着你们混,却被刘磐、黄祖之流堵着门往外撵。我赶紧离你们远远的,打下块地盘,过几天舒心日子吧。
如此还不算完,刘备又向刘协建言,说是不能辜负南阳父老,应该立刻将他们妥善安置下来,就像北边安置流民那样,分田分地,以备来年春耕。
说是向刘协建言,其实就是向袁隗等人建议。袁隗等人一听,这话说的对呀,咱这一路上都靠着各城各县劳军贡献支撑过来的,其实跟乞讨要饭也差不了多少,往后自己混地盘了,还能向谁讨去?要是耽误了农事,把人都饿死了,还咋讨伐北朝伪帝呀?
于是,袁隗又命不其侯伏完主导分田分地,安置百姓一事。劝课农桑,这也是咱汉室正朔的一大善政,对吧?
…………
此时“南下大军”可能已经不足十万了,因为路上艰难,连病带饿,死伤众多,逃散的自然也不少,但是其中的百姓还是有好几万人,好在荆南地广人稀,加之之前反叛不断,动荡不安,原本的百姓也多有逃散,所以此时安置南阳百姓倒也未与荆南百姓发生太大冲突。
但是,百姓们好安置,那些随着大军南下的“汉室忠贞之士”和他们的家眷可不好安置,小小一座沙羡城,一下子涌来这么多牛叉人物,谁愿意住到马路边,牲口棚?起初他们还向沙羡本地的豪绅们借房子住,后来就变成了“买”,买不来就直接给房主安个私通匪寇的名头,然后抄家灭族,没收产业。
黄射终于觉悟了,汉室正朔这是不打算再往长沙走了,要连我们半拉江夏也吞掉啊。
这一回还真让黄射猜了个正着,到了沙羡之后,简雍便向刘备建言,说太傅等人想去长沙建立朝廷,只是想躲在刘氏三牧身后,鼓动他们讨伐北朝伪帝,而自己却落得安稳清闲。但是他们有没有想过,将来至尊立朝登基,刘氏三牧的大军应该算他们的,还是算朝廷的?如果算是朝廷的,长沙偏僻,北距中原太远,根本不便于指挥调动大军。如果刘氏三牧的兵马还算他们自己的,那就更糟糕了,万一刘景升挡不住北边的兵马,甚至是投降反戈,长沙想像益州那样偏安一隅都做不到。反倒是沙羡这个地方,居大江之南,北望荆襄,东接吴地,自守则有大江为天堑,荆南为根基,攻伐既可北出荆襄,直逼宛洛,又可东出淮南,进逼豫兖。最重要的是,沙羡既是大江之关窍,又是荆扬之腹心,汉室正朔一旦据此,调动兵马,指挥大军可如臂使指!
简雍的话有道理呀,沙羡的战略位置太重要了,于是刘备便向袁隗等人转述一番,并且提议,汉室正朔应该停留于此,经营根基。当然了,刘备转述的时候,是不可能把简雍说袁隗等人目光短浅,满腹草包之类的话说出来的。
袁隗等人开会商议,也都觉得刘备的提议甚好,并且对汉室正朔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反正隔着大江,北边的兵马再厉害也不能一下子飞过来。不止如此,袁隗还向刘协奏请,就把江夏郡在大江以南的这些地方划出来,再设置一郡,并且还说:“昔有汉武拓土,又有光武中兴,至尊当有效仿先祖之宏志。此刻虽不是登基之佳时,但是这一郡却可以武字为念。”
后来经过众人商议,刘协拍板,取“以武定国,汉室永昌”之意,将这一郡定名为: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