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郭松言辞恳切的上表,何进没有扣押,如实上奏给了刘协。由于刘协年幼,何婉垂帘听政,写给刘协的表文,等于是写给她看。
何婉看看完,随手扔在一旁。问道:“大将军打算如何处置夏国公?”
何进道:“除国。”
何婉笑道:“那只怕是要打仗吧?我听说郭松将他的旧部全部召回了,一直在秣兵厉马,可不会因为一道圣旨就乖乖投降。”
何进道:“夏国四面受敌,不足为道。若太后恩准,只需三五月,即可平定。”
“你做吧。”何婉眼中闪过一丝冷意,道:“顺路把刘协收拾了,不要留下后患。”
何进大喜,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高兴道:“谢太后!”
领了圣旨,何进立刻找好讨伐郭松的借口。招兵买马,意欲谋反。这八个字就足够成为讨伐的理由了,汉家天下,当然是朝廷说谁造反,谁就是造反派。
出来见到了太傅荀爽,按照惯例,太傅在太子登基之后,自动掌管丞相之位。太傅是上公,与大将军平级,两人只是点头致意。
荀爽看何进眉开眼笑,问道:“大将军有什么喜事?”
何进正欲开口,考虑到荀爽是郭松举荐,便道:“正好。要太傅帮忙,赵王刘协轻佻失仪,当除国。”
荀爽皱眉,问道:“可有证据?”
何进道:“自然是有国相汇报的证据。”
荀爽便问:“除国之后该如何?”
何进笑道:“毕竟是先帝骨血,还是要优待,让他来司隶,封他一个县侯吧。”
荀爽道:“此事容我禀报太后。”
何进摆摆手,扬长而去,“就交给太傅处理了。”
离开皇宫,便见袁绍在外头等着,毕恭毕敬的低着头。“下官拜见大将军。”
何进政变之后,封赏群臣,唯独漏掉了袁绍,袁绍当然清楚这是敲打和警示。今天来就是道歉的。
何进冷笑,问道:“本初有何贵干?”
袁绍低垂着脑袋,高拱手,道:“下官悔不该听信谗言,触犯大将军,请大将军见谅。”
何进嘲讽道:“袁本初既然可以越过我任命一个州牧,那还有什么需要我见谅的?”
袁绍吓得跪伏在地上,恭恭敬敬的说:“下官鬼迷心窍,听了谗言,悔不当初。”
“起来吧。”何进大踏步向前走,冷声道:“董卓的州牧之位必须废除。既然你们袁家这么护着他,我就给你们一个面子。董卓依然可以当凉州刺史,但兵权必须移交给皇甫嵩。你可有异议?”
何进脑子里是想过直接把袁家斩尽杀绝的。可朝中杨氏、荀氏的势力很大,他需要袁氏来平衡。只要袁家服软,听从调遣,那就可以继续用用。这些门阀士族,在将来扼制土地兼并的时候都要除去。
袁绍听到何进没有处罚他,喜出望外,急忙跪拜,“多谢大将军开恩。”
“退下吧。”何进上了马车,扬长而去。
看着何进的马车缓缓的消失在街道。袁绍原本带着惧怕与恭敬的脸变得铁青,眼神阴鸷,低声说:“看你还能嚣张几天。”
脑中响起守护神的声音,“嘿嘿。他要讨伐郭松,肯定会调集大军,我们就可以趁虚而入。”
袁绍迟疑道:“那天听到的声音,真的是女娲娘娘?”
守护神非常肯定,道:“的确是她。我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以前女娲娘娘是从来不会对我们直接发言的。”
袁绍奇怪道:“女娲娘娘说何进违逆天命,可到底是什么天命?我看何进似乎没有篡位的意图。”
守护神也不懂,笑道:“肯定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否则女娲娘娘不会勃然大怒,直接下达必杀令。总之,这是一个机会。我们趁着这次机会,在女娲面前好好秀一把,捞点功劳,我们最后夺取天下的胜算就会增加。”
“我明白。”袁绍感觉自己已经有了天命之人的前兆。女娲这种造人的天神,居然亲自对自己说话,传达旨意,这不是天命是什么?这就是天命!
回到大将军府,何进立刻召见了曹操,和他商议如何平定夏国的事宜。
曹操却认为不可行,劝阻道:“大将军。如今新君方立,正是施恩于天下的时候。郭松虽然拥兵自重,但民望极高,且并无越轨之举。此时兴兵讨伐,平定自然是可以平定,但必然让刚刚休养生息的百姓再次颠沛流离。郭松能征善战,绝非朝夕间能平定的,此事应该徐徐图之。”
何进听到反对声,顿时就不高兴了。他是大将军,直接掌握着全国百分之九十五的军事力量,要干翻一个地方诸侯,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此事我已经上奏太后,得到了恩准。孟德不要说这些了。”
“大将军!”曹操坚持劝阻,道:“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郭松有兵二万,精兵五千,骑兵五百。而且从十夫长开始,就在西柏亭通读兵书,严苛训练。这样一支军队,是可以把战争拖长的,若是三五月还无法平定,天下必然生变。大将军,此事不可意气用事!”
何进怒斥道:“混账!你的意思是我和太后都是轻狂之人?”
“微臣不敢!”曹操一边认错,一边继续劝道:“大将军!此事必须徐徐图之,万万急不得。朝中暗流涌动,大将军不可冒险啊!”
曹操如此坚决的劝阻,纵然何进势在必得,却也不得不慎重考虑起来。仔细思考了一番前前后后的情报资料。
郭松的优势有三条,第一,民望高。天下人无不交口称赞,百姓归之如水,都将他视为天神下凡。第二,人才多。从十夫长开始就读兵书,这样的人才储备是连朝廷都望尘莫及的。这样武装起来的部队,是决不可小瞧的。第三,有法术。郭松部下的战斗力何进是亲眼见过的,个个都是万军从中取敌将首级的人。
何进当然也有自己的优势。首先他是以朝廷的名义兴兵讨伐,大义站在他这边。其次,他兵多将广。《孙子兵法》之中就说的很清楚,取胜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军事硬实力。最后,作为朝廷,天然的在招降工作上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战争一旦开始,走向就完全是靠天了。没有人能准确预料战争的下一步。优势可能会变成劣势,强者也会变成弱者。在古典时代,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还是比较多的。
想到这里。何进也明白了曹操的意图。不愧是魏武帝,曹操的战略眼光真是没的说。战争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是政治!一切战争都是为政治服务的!何进目前的处境,需要通过一场战争来搞定内部的政治问题吗?不需要!
他作为大将军,当然有发动战争的权力,也能够轻松完成战争动员。可这场战争对他的集团来说,是“不必要的战争”。朝中文武百官支持何进的原因不在于他打了多少胜仗,而在于他许诺了“九品中正制”,确保士族门阀的利益。
所以,对何进而言。第一要务并不是讨伐郭松,而是尽快将九品中正制实施起来,这样就能解决内部的政治问题。到时候再去平定外敌,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否则,士族看到何进不兑现政治承诺,反而通过战争来树立权威,很有可能会背刺。
民水君舟,这个“民”,在大部分情况下指的就是官僚集团。
想到这一步,何进一腔热血也渐渐冷静了下来。一子错,满盘皆输。曹操说的很对,当务之急是先解决朝廷的问题。郭松虽然势力不小,可他毕竟是封臣,是没有对外扩张的借口的,夏国的范围在一定时间内,是固定的。
“多亏孟德啊!”何进扼腕长叹,非常感激曹操,道:“若不是孟德苦劝,我就要犯下大错了!孟德真是王佐之才!”
曹操松了口气,他真的怕何进脑门子一热,就对郭松发动战争。这真的不是打不打得过的问题,而是值不值得打,需不需要打的问题。郭松老老实实俯首称臣,你却百万大军压过去,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么?吃饱了撑的?
劝住何进放下战争的意图。曹操便开始提自己的需求,非常明确的说:“大将军。文武百官支持你,就是为了九品中正。如今新君登基,正是百废待兴,一元复始的时候,此时不抓紧时间兑现承诺,就会引起不满了。”
“此事我已明了。”何进微微一笑,道:“我本来打算先讨伐郭松,一统天下之后再来推行新政。可听了孟德劝告,讨伐郭松之事只能暂且放下了。先着手推进九品中正吧!明日,着急汝南袁氏,弘农杨氏,颍川士族,冀州士族等代表性的人物召开大会,共同商议九品中正制的具体实施方案。”
曹操大喜,“大将军英明。”
九品中正制大体是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这个职务,是专门留给世家大族的,比如袁氏、荀氏、杨氏等。
通过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大、小中正产生后,由中央分发一种人才调查表,在该表中将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将各地流亡人士无论是否出仕皆登记其上,表内详记年藉各项,分别品第,并加评语。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将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
这样最顶级的家族就通过层层选拔,将较小的士族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互相争斗,扩大彼此的势力。
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一方面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从此让官员品级高低有了统一的标准。另一方面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将皇帝与世家绑在了一起,共同维护这一个利益体系。
这一套政策的弊端当然也是非常明显的。随着世家垄断仕途,有才能的寒门弟子无法得到重用,豪族大家的酒囊饭袋却把持着朝廷的重要职务。“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现象的出现,几乎是一种必然。国家的选官制度将一潭死水,自然就会走向衰亡。
何进可考虑不了那么远了。现在不解决这个问题,他现在就要下台,天下大乱就在眼前。
翌日,召集世家大族朝议。
各大家族都派出了自家官位最高的当家老人,带着自家杰出的年轻人,共同出席。比如说袁隗,就带着袁绍、袁术兄弟二人。弘农杨氏则是杨琦、杨彪二人作为代表。颍川荀氏则是太傅荀爽为代表,带着几个荀氏的子弟。荀氏目前成就最高的两个年青一代,荀攸跟着郭松混了,荀彧弃官潜逃之后,不知道隐居到哪去了。
今天商议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大中正官的人选问题。倒不是该选谁,而是各家应该拥有多少个名额的问题!
首先开口的是袁隗,朗声道:“我兄弟二人,正好可以有两个职务。而我家两个年轻人,可以接班。”
“是啊。”袁氏门生纷纷开口附和,表示支持。
杨彪硬气道:“我弘农杨氏,两位九卿在此,至少要有两个职务。”
杨氏的门生并不少于袁氏门生,这话一出来,立刻也开始振臂高呼,支持自己的带头人。
荀爽却没有说自己该拿几个官,而是问何进,“大将军,这中正官,该有几个?”
何进道:“该有九个。选拔小中正时,需要至少五个大中正同意才可通过。”
“哦?”荀爽微笑道:“既然如此,我荀氏拿两个职务。算下来,还有三个空缺的。大将军想要如何安排?”
何进老实不客气,道:“我也要当享有两个。最后一个嘛,就不按照世家分,按照名望和功绩轮班,每三年换一个人。诸位认为如何啊?”
众人互相张望,似乎在思考这个分配方式的合理性问题。
袁隗哈哈大笑,道:“可以!就听大将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