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四章 指点郭靖,拨乱反正(..

    “郭大侠,这一杯,我敬你。敬你曾家国天下,身在蒙古,心在汉!”

    说着,李易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身在蒙古,心在汉!”

    郭靖喃喃道,忍不住想起自己在蒙古,做金刀驸马的岁月。

    最后铁木真要他南征中原,许其做南王,郭靖都毅然反对,一路九死一生,宁死不降,最终逃回中原。

    想到这里,郭靖叹了口气,苦笑一声,曾经的自己,是何曾的热血,可现在?

    呵呵……

    一声苦笑,郭靖也端起酒杯,冲着李易举了举,一饮而尽。

    周围看着这一幕,纷纷停了下来,心思各异。

    “郭大侠,爽快!”

    李易笑着开口,拿起酒壶,给两人倒满酒:

    “郭大侠,这一杯,本来我该继续敬你,敬那个侠肝义胆,保家卫国的郭靖!可现在,我不敬了!”

    说着,李易将手中的酒杯,直接摔在地上。

    啪!

    酒杯碎裂一地,溅起的碎片,惊得四周人纷纷退避,看向李易的眼神更是变了又变。

    就连郭靖,都一脸懵逼,有些回不过神来。

    这酒,刚才还喝着好好地,怎么突然就翻脸了呐?

    周围众人,同样不解,压根不知道这李易是什么操作!

    “兄台,这是何意?难不成我郭靖家里出了点问题,就让你如此看不起!”

    郭靖冷声开口,言语中带着怒意,接着却是仰天大笑,怅然道:

    “也是,之前的我,是大侠,是郭靖,所有人都敬我,重我!可现在的我,不过是一个极其失败,连内人都留不住的笑话!你们看不起我,嘲讽我,也是正常!”

    说着,郭靖看向李易,苦笑道:“所以小兄弟如此对我,郭靖理解!”

    说着,郭靖端起另一杯酒,一饮而尽,尽是沧桑。

    可这时,李易却是大手一挥,直接将酒打散在地。厉声道:

    “我的酒,敬的是大侠郭靖,你,不配喝!”

    郭靖闻言,嘴角抽搐,举起的手都尴尬到了极点。

    李易站起身来,接着开口:

    “郭靖,现在的你,我的确看不起,但不是因为黄帮主一事,也不是因为其他,而是你现在颓废的样子!”

    “我现在颓废的样子?”

    郭靖脸色锐变,一头雾水,很是不解。

    “你可知道,当下的大宋,有多少土地早已流失,被蒙古人统治,那里的汉人百姓,又生活的多么水深火热?”

    “你可知道,长江沿岸,每天有多少南宋百姓百姓被蒙古铁骑践踏,屠戮,侮辱?甚至大肆屠杀,赶尽杀绝?”

    “你可知道,每天有多少修为不如你,实力不如你,名气不如你的将士,浴血奋战,惨死在蒙古人手里?”

    “你可知道,蒙古贼子早已蠢蠢欲动,蒙古铁骑更是蓄势待发,随时准备南下!届时,就连仅剩的南宋,汉人唯一的遮羞布,也要落入蒙古人手里!”

    李易厉声喝道,义正言辞,说的郭靖,都沉默了!

    公元1141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南宋放弃淮河以北地区,双方以淮河-大散关为界。

    半个中原,尽归完颜金国。

    1234年,南宋与蒙古联合,灭了大金,蒙古吞并金国国土。

    1235年,蒙古便开始入侵南宋,战火连天,想要彻底覆灭大宋!

    这一切,郭靖都清清楚楚。

    而当下,更是最关键的时期,蒙古随时都肯能全线进攻,届时后果不堪设想!

    “诚然,儿女情长,人之常情。”

    李易看着郭靖,再度开口:

    “可你不行,在其位,谋其政!越大的能力,就要承受越大的担子!这是你的义务,更是你的责任!因为你是郭靖,郭大侠!”

    “如今蒙古随时全面南下,届时会发生什么,你郭靖一清二楚!可你呐?都到了火烧眉睫之时,依旧儿女情长,一蹶不振,像话吗?”

    闻言,郭靖沉默了。

    是啊,这种关头,作为大侠,天下为重,江山社稷为重,百姓为重。

    不能因为自己的儿女情长,辜负了天下英雄!辜负了天下百姓!

    现在的郭靖,就是抗击蒙古的金字招牌,振臂一呼,江湖高手,无不响应!

    一席话,郭靖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沧桑的眸子都闪烁着亮光:

    “多谢兄台鞭挞,郭靖明白了!”

    说着,郭靖站起身来,倒了杯酒,道:“这一杯,郭靖敬兄台!”

    说着,郭靖一饮而尽。

    李易笑了笑,心中叹道:

    郭靖,让你成为救国大侠,名利双收,甚至最后救你一命,不让你死在襄阳城中,也算是对你的补偿了!

    “那郭大侠准备如何做?”

    李易再度开口,满是意味深长。

    郭靖陷入沉思,良久道:“不知兄台有何高见?”

    “襄阳,拨乱反正!”

    李易沉声开口,一脸肃然。

    “襄阳乃是重中之重,一旦蒙古南下,势必先攻襄阳。兄台高见,郭某这就前往襄阳,以备万一!”

    郭靖眼睛一亮,接着却是摇头:“只是这拨乱反正,又当如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