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1章 皇帝与臣子的家常

    夜色渐至,东宫丽正殿中,大唐的帝后正在绣着什么东西,虽然早已贵为皇后,但是这女红的习惯却没有丢掉,她的郎君,大唐的皇帝,此刻还在太极殿中处理着未完的政事,不到深更半夜,恐怕是不会结束了。

    “母亲,长乐来看您啦!”门外传来了一个声音来,长孙皇后的脸上立刻就绽放开了一个笑颜来,抬头看过去,就见自己的女儿盈盈步入,到了跟前朝前一拜:“丽质见过母亲!”

    “快过来!”长孙皇后很是高兴,将李丽质招揽到了身边去:“如何,今天跟你三哥出去游玩的怎样?”

    李丽质依偎到了自己母亲身上,眼睛立刻成了两道弯弯的月牙儿,用力点了点头:“今天女儿玩的可开心啦,跟惠儿妹妹一起动手做了烧烤来吃,可惜宫里没有烧烤架,不然丽质也可以让母亲尝一尝丽质的手艺了!对了,丽质还学会了一首曲子呢,唱起来很舒服!”

    长孙皇后揽着自己的女儿,满眼宠溺的轻轻抚着她的头发,笑听着自己的女儿讲着今日游猎的见闻和有趣的事情,觉得自己的这个女儿好像比平日里面开朗了一些,比平日里多了些小女儿的天性来。

    “哦?朕的女儿学会了甚子曲调,快快唱来让朕与皇后一同听听!”一个带着笑意的声音从外面传来,两人一转头,就见李世民从外面走了进来,也不等二人见礼,就直接坐下去了。

    长孙皇后与李丽质还是起身见了礼来,长孙皇后笑问道:“今日二郎怎么这么早就处理完政务了?”

    “有一件棘手的事情,朕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个对策来,干脆不想了,明日召集房卿等一同商议一下。”李世民抬手就揽过了长孙皇后来:“不提这些烦心事,观音婢,咱们的女儿可是新学了小曲儿来,何不赶快听听?”

    长孙皇后是一个聪明的女人,聪明的女人总是能够把握一个度,她如今是大唐的皇后,不再是那个天策府的夫人,而他也已经成为大唐的当今天子,不再是那个二郎了。所以自从当上皇后之后,长孙无忌便很少再去主动过问李世民的政事了。后宫干政是每一个帝王的忌讳,她身为帝后,不能仗着帝王情深而开这个头,更不能让那些虎视眈眈的大臣们抓住把柄。

    “既然是你父亲要听,长乐,且唱来让我们听听吧!”长孙皇后笑着对李丽质说道。

    李丽质很是害羞,脸都红了,不过还是点了点头,张口唱了起来。

    一曲既罢,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有些吃惊,两人对视一眼,长孙皇后说道:“此种曲调……倒是新鲜的紧,跟平日里妾身听过的曲子都不一样,却又是极妙,叫妾身想起那田园闲逸,果然如长乐方才所言,听起来很是舒服,这心里也没来由的变宽松了呢!”

    “呵呵,观音婢,可曾记得前些时里承乾和恪儿他们唱个不停的那《精忠报国》?”李世民笑了起来,对长孙皇后说道:“虽然风格大为不同,但曲调之规律却很是近似。长乐,若是朕猜的不错,这曲子便是那夏鸿升交给你的吧?”

    长乐公主盈盈点头:“父亲没有说错,的确是夏公子教给女儿和惠儿妹妹的。”

    李世民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这个夏鸿升,倒也是一个人才。不过,却在朕面前太过小心了,总是不逼逼他就吐不出真东西来。先前他献出的制盐之法,现如今陇右已然初成规模,后又献的马掌、马刀,如今也正在军中逐步推开……后来又屡有献策,其中不少连朕也是前所未闻,震惊不已。这些都是大功劳啊,不过朕却看他似乎对此并不在意,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来,似乎这些东西在他眼里也仅仅是举手之劳而已,是以并不知其珍贵。不仅如此,此子文才也是超于常人,朕看过他在鸾州时的诗作,无一不是精品,还有那名动洛城的长短句,甚至连他在洛城中为花魁之选做的故事,也是令人拍案叫绝。此子若能改改这投鼠忌器的毛病,便可堪大用。至于品性,现下看来倒也没有什么大的瑕疵之处,只是不知道日后年岁渐长,却能否固守本心了。”

    “是了,夏公子的文才过人,他乔迁之日,大哥和三哥带我一同去了泾阳,三哥他们见夏公子酒量不好,便要与夏公子赌酒,赌一盏茶的时间里夏鸿升能否做出一首好诗来。可谁知夏公子出口成章,一步一首诗,七步走到了三哥的面前!七步七诗,反而让大哥和三哥他们连喝七杯,全都醉倒了!”听到李世民说夏鸿升的文采过人,李丽质就禁不住在旁边补充道。

    “七步七诗?听陛下和长乐这么一说,臣妾倒是对此子起了兴趣了,听说此子年方十三,这么小的年纪,当真如二郎和长乐所说般神奇?”长孙皇后笑了起来,两只眼睛狡黠的像是一直看到了玩物的狐狸一般,然后又抬眼看了看自己的女儿,眼睛微微的眯了起来,露出一丝意外的神色来。

    且不说皇宫里面李世民一家三口正在讨论着夏鸿升了,泾阳县夏鸿升自己的府上,夏鸿升与她嫂嫂二人正在争论了起来。

    女人在家里待不住了,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她一点也不适应,虽然以前家里困难的时候,也有想象过大户人家的夫人小姐之类的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可等现在她真的过上这种生活了,方才知道原来这样的生活竟然是如此的无趣,甚至还不如她回去操持着一柄铁勺,做出满条街上的人都喜欢的饭食来。那些轻飘飘客气气的恭维声,听起来还不如给吃饭的客人碗里多夹一筷子面条时,客人的感谢声听起来实在舒心。忍了这么几个月,女人终于忍受不下去了,跟夏鸿升商量了起来。

    “鸿升,你看这边也不需要嫂嫂打理什么,不如嫂嫂还回鸾州城吧!嫂嫂不是享福的命,受不惯这夫人的日子呢!还是觉得在小吃摊上面更加开心,嫂嫂重新回去操持咱们的小吃摊好不好?”这是夏鸿升的嫂嫂刚才说的话,还是一副可怜兮兮的哀求似的神情来,看的夏鸿升心里不舒服。

    夏鸿升也知道,自己的嫂嫂不是一个能够闲得住的人,打个是多年的困苦生活所致吧?可是现在他已经有能力养家糊口了,实在不想让自己的嫂嫂再去受累。母亲难产而亡,父兄随后便又战死乱军之中,夏鸿升想象不出来,一个十几岁的女子带着一个襁褓中的自己,是如何生存下来,又把自己拉扯到现在这么大的。虽然内里的灵魂早已经不是女人拉扯大的那个夏鸿升了,可是自己占据了这个身份,成为了这个存在,也总归要继承下来他受过的恩情,去帮原本的夏鸿升报答。况且,自从穿越到大唐以来,倘若不是这个女人一直关心着自己,照顾着自己,让自己体会到了家一般的温暖,自己又岂能如此顺利的适应大唐的生活,融入大唐的社会?这是自己到了大唐之后的第一个亲人啊!

    是以夏鸿升说什么也不愿意让这个女人再受什么苦累了。

    “嫂嫂一介女流,什么都不懂,在这里又帮不上你什么忙,鸿升,你就答应嫂嫂吧!让嫂嫂回鸾州城去,重新操持咱们的小吃摊。咱们现下也不缺钱财了,嫂嫂保证,只是图个开心,绝对不会累着自己的,好不好?”女人仍旧在死缠烂打的磨着夏鸿升,希望夏鸿升能够答应她,让她回去鸾州城去。

    “若是只图个开心,那我干脆命令木匠再给嫂嫂打制出来一套小吃车来好了,嫂嫂可以带几个小厮丫鬟一起去,到街上做小吃,不要钱也是可以的,只要嫂嫂开心。”夏鸿升这边也是滴水不进,摇了摇头,说道:“反正我是不会让嫂嫂再回去鸾州吃苦了!”

    “那怎么行!你如今在是官家了,要是嫂嫂在街上别人认出来了,岂不是要给你抹黑丢人?”女人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否认道。

    听到自己嫂嫂这么说,夏鸿升眼珠一转,立刻就想好了说辞,于是又劝道:“嫂嫂,你既然知道这一点,那为何还要坚持回去?你若是回去了,鸾州城认识你的人岂不是更多,岂不是全鸾州城的人都知道我夏鸿升封爵做了都尉,还要让自己的嫂嫂上街上去贩卖吃食去?那个时候百姓该如何看我?且不说百姓如何看我,我大唐向来以仁孝立国,若是被朝中言官知道了,那岂不是要在朝中把鸿升给弹劾死?言官一弹劾,陛下听了就会认为我忘恩负义,连养育自己的嫂嫂都不愿意供养,还要嫂嫂自己出来卖饭食谋生,到那个时候天子一怒,认为鸿升是不忠不孝之人,那鸿升轻则丢官弃爵,重则拉出午门斩首以儆效尤,到了那个时候,嫂嫂又该如何收场?”

    “啊?!”女人被夏鸿升的话吓了一大跳,脸色都白了,赶紧扭住了夏鸿升:“那嫂嫂不走了!嫂嫂也不出去了!鸿升怎么会是那种人呢,鸿升待嫂嫂好的不得了……”

    夏鸿升心里偷笑,总算是唬住了嫂嫂,让她打消了回鸾州的念头。不过,嫂嫂的确是寂寞无聊了啊,还是得给嫂嫂找些事情做做,要是就这么憋下去,可是要憋出疾病来的!

    找个什么做做好呢?……

    (ps: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后成为太子居于东宫,然后在武德九年于东宫显德殿(明德殿)登基为帝的。高宗李治于贞观二年出生于东宫丽正殿,而李世民直到贞观三年才由东宫搬入太极宫中居住。李治既然出生在东宫之丽正殿,似乎可以说明长孙皇后在贞观三年之前极有可能也是居住在这个殿中的。)